放手,就有桃花源(20)工作中的美妙元素

第三章之2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哲學家叔本華說:「人類的第一種工作是取得某些物質,第二種工作則是忘掉他的所得。不如此,人生將形成一種重荷。」

日本關於長壽村的研究發現,勞動是他們長命的秘訣之一,但並非拚命的勞動,而是很有節奏的,這就是目的;勞動的目的只是為了存活,工作的目的亦是如此,它是為了建立曼妙的生活節奏,而非單純只為為了一棟房子,一間華廈,一部好車……工作可就辛苦了,人不該忽略一頓飯的美好,吃飽、喝足,人生就美好了。

人們最大的麻煩通常是想要太多,需要太少,一生毫不止息的追求;法國作家波德萊爾相信,沒有一項工作該曠日持久的,除非著了魔。

可是現代人彷若都著了魔似的,工作、工作、再工作,除了工作之外,還是努力工作。

工作,事實上真的只是為了生存,滿足生理需求而已,自我實現是後續的目的,在於人能真實活了下來才成立的命題,活不下來,什麼事都是假的。

如是如此,就不該拚命工作,讓自己活不下來,或者只有工作,讓自己死去活來,過得慘兮兮;我們全遺忘了,工作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用來改變生活,而非折磨自己,這個認識誰都必要,否則很難心甘情願的工作,並且換取浪漫生活。

工作理應包括不同的有效元素組成,錢、動機、情緒、休閒、生活美學等等,都是工作裡的異次元。

工作不該是使人倦怠的魔法,果真倦了,就該停頓下來,好好反省那裡做錯了;我也一度只有工作,誤信趁年輕的說詞,以為這麼一來,老了就有所憑借,但未老先弱才發現未雨綢繆背後的騙局,老者老矣,累者累矣,還有什麼美好的樣貌可以追尋;未知的變數其實太大了,以人的一己之力,真的難以窺知,今天想明天,明天想後天的事,只讓自己活在空想中,一點也不切實際。

媒體對於我的報導,儼然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做一件了不起的事似的,這是偏見,我一點也不像隱者,或者根本不相信美好生活未必非得躲起來生活不可;我真正的改變只有一個,就是不再只有工作一事,在生活中開始安插自己喜歡玩藝;以前會為了工作,拒絕看海,而今會為了泡湯拒絕演講,這是最大的差別。

不工作就有錢可拿,也完全不對,這多數是囈語,工作與不工作之間本來有條動線的,白天工作黑夜休,有力工作無力休,精神烱烱時做,精神不濟時休,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惜我們把這楚河漢界給毀了,我自製了一瓶還原劑,動用了我一點點理化的學問,將人生的美好還原了。

如果只有工作,相信沒它不可的,工作便很容易使人油盡燈枯,亮不起來,而我讓工作一事成了追尋無上喜樂的憑借。

我目前仍在工作,而且努力賺錢,更重要的是我把它在消費,剛剛履行人要衣裝的定理,從百貨公司刷了六千元的卡,買了幾套可以演講的衣褲回家,並且構思著即將來臨的暑假,該去那兒度假,那裡消暑,何處旅行等等。

工作必須考慮效率,全球三十一個國家的評比中,瑞士的工生活節奏最快,與印象中的優閒國度有異,日本第四,台灣十四,墨西哥最慢,單純的看待這份數據並無意義,必須經過解讀,瑞土很在乎時間,與他們的鐘錶一樣準確,分分秒秒都不准浪費,這正是效率的另一種解釋,工作時工作,但休閒時休閒,他們可以工作四天休息三天,或者假日全部放下手上的工作去旅行,在森林漫行,聽蟲唱鳥鳴,觀星羅棋佈,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工作一旦有了效率,就不必守著工作,無時無刻不做了。這樣便能達到法國作家狄德羅的想望:「工作的好處之一是,縮短我們的日子,延長我們的生命。」@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