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菜 那股鄉野的味道

編輯: 朱英

人氣 23
標籤: ,

廣東三大菜系:潮菜、粵菜,當然還有客家菜,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美譽的客家菜,聽起來古香古色,吃起來濃香醇厚。

品嚐客家菜,更可以讓人品出一股清新自然的鄉野氣息和古意盎然的客家文化。雖然身在鄉野之外,但能吃到鄉野的味道,也算是樂事一樁。 (圖文/記者 王琪)

客家菜VS客家人

客家菜,又稱東江菜,發祥地為粵北東江、興梅地區,在廣東境內操北方方言的地方都屬客家菜餚文化區。

要瞭解客家菜,首先要先認識客家人。所謂「客家」,是相對於嶺南土著居民而言,客家人是中原南下的移民,由於種種歷史原因,遷至嶺南的粵北山區後,成片居住,「反客為主」,較完整地保留了中原的語言與飲食習慣;而且,由於客家人居住地區大都是遠離海洋的內陸,與中原地區的自然環境比較相似,故客家菜餚保留中原菜餚風味,以油重味濃、多高熱量高蛋白菜餚為特點。於是乎客家菜的口味,也就異於廣州菜和潮州菜,不求清淡而求濃郁,不求海鮮而以家禽與野味為主。

釀三寶

釀茄子

客家菜特點

用料:客家菜的用料,大都以家禽與野味為主,粵菜是「無海鮮不成宴」,客家菜卻是「無肉不成宴」,有所謂「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鵝不濃」。選料講求野生家養粗種的食物,即沒有污染的「綠色食品」。突出主料而不太注重配料,講求原汁原味。

烹調方法:客家菜繼承了北方菜餚的烹調方法,以燉、燒、焗、煲為主,其中又以沙鍋菜最為見長。極少添加甚至不加過重過濃的佐料,一般只用生蔥熟蒜調味,簡簡單單,卻將食材的原味得以最大程度的保留。

口味:客家菜的口味,一言以概之———「鹹、肥、香」。這三個特點的形成,與客家先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有很大關係。台灣客家出身的林彩美女士曾著文寫道:南遷後的客家,很多人居住在山間僻地,加之處境貧窮,使得佐餐的副食要加進很多的鹽以減少副食的用量,這是適應這種生活的智慧。在高溫下的重體力勞動,鹽分不可欠缺,這是第一個特點「鹹」的成因;為了使繁重勞動時的空腹感到充實,就要攝入脂肪較多的食物,「肥」由此而來;為了適應「逃亡」和流浪的生活,客家人搞出了蔬菜類、肉類等許多晾乾了的食物,這些乾燥易保存的食物少不了香辣調料,這就形成了「香」。於是客家菜,不求清淡而求濃郁、酥香,賣相不求精緻但求實在飽腹。

營養價值:總感覺客家菜是一個富有智慧的菜系,用料粗獷,但粗中有細,講實惠重保健。選料天然,講究調和搭配,多用藥材調理陰陽,並根據時令增減食物品種,有些類似現在流行的「飲食療法」。比如「水蒸雞」,選用家養或在山上用蟲草穀物群養的雞,整只放在鍋裡用水蒸熟,十分鮮甜滑嫩。「五指毛桃湯」,選用山上野生的一種葉似五指的樹根與豬排骨熬成,聞起來有誘人的椰奶香味,吃起來不僅飽口福,還能達到平肝明目、滋陰降火之功效。

炒大腸

客家招牌菜

傳統的客家招牌菜是:鹽焗雞、釀豆腐和紅燒肉等。鹽焗雞名列十大客家名菜之首,和大多數客家菜一樣,外表普通,但吃起來卻是不一般,皮香脆、肉細嫩、骨酥香。據說是一位賢慧的客家婦女為了讓久病的丈夫開胃而特意精心製作的,臥病在床的丈夫越吃越想吃,很快就康復了。釀豆腐、釀苦瓜和釀茄子則是客家人的三寶,色澤誘人,形態各異,味道各有千秋。客家人愛吃豆腐,也會吃豆腐,各種煮法都有,甚至還有豆腐套餐客,包括餐前吃用的豆腐花,當主菜的煎釀豆腐、豆腐煲、豆腐丸、糯米釀豆腐、炸豆腐皮等,還有當小吃的豆腐乳等等。

客家釀豆腐:傳說源於北方的餃子,因嶺南少產麥,思鄉的中原移民便以豆腐代麵粉,把肉塞入豆腐中猶如麵粉裹著肉餡。豆腐是酒樓自己釀製,天然醇正,帶著豆腐特有的鮮香,豆味濃厚,豆腐柔韌。夾一個在手,豆腐顫顫巍巍的,讓人不忍下口。

客家釀豆腐

多味雞:客家人會吃雞人所皆知,這道多味雞是酒家自己炮製出來,經過兩道工序製作而成,雖和傳統做法有些不同,但美味可口貫徹如一,味濃、皮酥、肉滑,讓人不忍釋口。

多味雞

客家蒸魚嘴:「天下沒有不能利用的食材」,這道蒸魚嘴對這句話作了極好的詮釋。紫金醬加上天然大魚嘴,新鮮美味之餘更帶有一絲絲辣味,嫩滑爽口,彷彿入口即化。簡單的做法,不平常的味道。

客家蒸魚嘴

(來源:金羊網)

相關新聞
芝麻雞絲冷麵
芝麻雞絲冷麵 人氣 29
乾鍋帶皮牛肉
乾鍋帶皮牛肉 人氣 14
奧運效應   爆笑菜牌
鮮肉怎麼買 綠色蔬菜怎麼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