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去年台灣製藥產值成長1.2% 估今年增1.7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九日電)根據生技中心 ITIS 計畫分析,台灣 2006年製藥產值約新台幣 507.2億元,較 2005年微幅成長 1.2%,其中原料藥大幅成長 16.6%,但西藥和中藥製劑則微幅衰退;預估2007產值小增9億,成長1.74%,達516.9億元。

生技中心ITIS計畫 (經濟部技術處產業技術知識服務計畫)分析,台灣西藥製劑產值從2004年達到377億元的高峰後,逐年下降,2006年只剩367.4億元,較2005年的369.6億元微幅衰退0.6%;中藥製劑2006年產值45.5億元,較2005年衰退5.4%,預估2007年再下降到42.5億元。

台灣製藥進口方面,2006 年進口金額約 487.8 億元,較 2005 年同期成長 9.2%,西藥製劑是進口品項中成長最高的產品,成長率為 9.7%,進口值為 455.1億元。

而台灣製藥出口值遠落後進口值,2006年出口金額約 75.7 億元,較 2005 年同期成長 30.2%。由於台灣神隆、中化合成及旭富等公司近兩年連續接獲國際大藥廠訂單,使得原料藥成為2006年製藥出口品項中成長最高的產品,成長率為92.0%。

生技中心ITIS計畫指出,預估2007年藥品市場成長有限,因2006年第三季國內健保藥價公佈,調整品項高達5359項,自11月生效,調整金額高達70至90億元,創下歷年新高,專利期內235項藥品平均降幅達3.5%,5000 多項學名藥平均降幅14.3%。

藥價刪減勢將壓縮藥廠的利潤,國內廠商大都以學名藥為主,利潤有限,在藥價降幅加大的情形下,未來經營台灣市場將更辛苦。不過在國際有利於藥品出口的趨勢影響下,國內廠商已朝開拓海外市場及開發創新藥品兩方面來進行,除廠商的努力外,還有工業局「外銷聯盟」來協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