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有心理疾病?

游乾桂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聽說孩子罹患心理疾病的年齡有逐漸降低的趨向,不知道這是否屬實?

  這一陣子我發現我兒子,常會不由自主的恐慌、焦急與悲傷,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就是不說,或是支吾其辭。

  前天,他突然告訴我,好像有人想加害他,問我有誰可以提供必要的保護。當我說不出所以然來時,我發現他的恐慌加重了,甚至不敢睡覺。這種症狀是不是精神病?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

★觀念交流道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柏克尼的臨床經驗指出,心理病患中最小的是七歲。令人驚訝吧!的確有那麼一點,不過他也提醒我們,即使小到幼稚園的孩子的心理世界,都值得探究與關心。

  跟任何成人一樣,兒童也有喜、怒、哀、樂,當他們的情緒困擾,無法獲取適當的解決方案時,就有可能淪為心理疾病的患者。常見的兒童問題包括有:焦慮不安、畏懼、強迫性行為、歇斯底里症、憂慮、拒絕上學、頭疼等等。

  從這個孩子的症狀來看,的確有一點問題。但大概不至於是精神分裂症這麼嚴重的疾病。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盡速帶孩子到諸如臺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榮總精神科心衛小組,或三總精神心理組等醫院或心理輔導中心接受診斷或治療。

  否則一拖再拖,對孩子可會有不良影響哦!我的意思是說,你務必謹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心理諮商原則。

  不過還是請放心,一般而言,七至十二歲孩子的心理困擾多半容易克服。有些人即使不治療,在家長及師長的支持下,就能順利度過。即使他住了院接受門診治療,亦能在醫療人員的慰藉下,迅速跨越障礙。

  除非他所罹患的,是強迫精神官能症、腦性病變、自閉症,或早發性精神分裂症,才需要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或家族治療等綜合性療法。

  期望很高,實事求是、嘮叨、尖酸刻薄,甚至動不動就打孩子,罵孩子的父母容易把孩子攪得不成「人」樣。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少人相信,生氣與堅持,只會使問題愈變愈僵,傳統告訴我們,大吼大叫可
    以解決問題;很少人想到,親子衝突也需要「腦筋急轉彎」。

  •   然而,假如孩子已「成功」的將他人的東西帶回家後,該怎麼辦呢?痛毆一頓、嘉許一番,或曉以大義?其實,這都不是最好的方法;
  • 脾氣不怎麼好,情緒又不太會控制的媽媽,首先想到的策略是:「洛基計畫」,她把我當成了「拳靶子」,只要我稍稍頑皮,便使出足以一拳把我擊倒的勁,痛痛修理我一頓。

  •   倘若上帝願意安排一個不睡覺的狂歡活動,我家的杰敏一定會第一個報名。哎!你可能不敢相信,杰敏還經常問我:「人為什麼要睡覺?」言下之意是「不睡覺的感覺真好」。
  • 大人們常說:做人真難!來到這個奇怪的世界這麼多年,我終於同意大人的這項結論:做人真難,尤其是做小孩更難。
  • 為什麼年僅六歲的孩子,就那麼喜歡爭雄鬥勝求第一?記得有次我跟孩子說,爸爸最好,媽媽第二,玉鳳第三,她馬上開口反駁:「我才是第一,我是最好的。」我心想:「孩子真的知道什麼是第一嗎?」
  • 你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在孩子身上,花愈多心思的爸爸,愈會覺得這個角色的甘甜。那個時候,你可能已不是育兒的門外漢,你甚至可以發現,原來養兒育女也可以是一件有成就的事。
  • 我要鄭重向大家宣布:我不想睡了!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相當難受,因為……因為凡是人類都必須要睡覺,不睡就不能成為「大人」了。但是,我還是不想睡!
  • 每次聽到「小丑」這首歌,就想及我那七歲的兒子,他啊!其實什麼都好,就是喜歡扮演「小丑」。在家裏老愛打姊姊、學蠟筆小新掀她的裙子,或做出各種「款式」的鬼臉。
  • 我是一個大而化之的人,有時候親口答應孩子的事情,只要孩子不提起,包準遺忘殆盡。但我的兒子可就不然了,他的記憶是一流,只要我開口說出的「支票」,他絕對牢記在心,並經常催我「兌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