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紀念取消戒嚴二十週年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2007年7月15日華盛頓報導)2007年7月15日是台灣解除實施了長達38年的戒嚴令的20週年紀念日。台灣總統陳水扁說,紀念解嚴20週年,就是要確保同樣的錯誤不能再次發生。

過去幾個星期來,台灣陸續舉行的紀念“解嚴”活動星期天達到了高潮。台灣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的“解嚴二十週年民主運動影像展”在總統府舉行。陳水扁總統說:

“二十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7年的7月15號,迫於國內外的情勢和民主的潮流,桎梏台灣民主38年,全世界最長的戒嚴令終於宣佈解除。”

*回顧民主歷程 民力衝撞威權*

在講話中,陳水扁還回顧了台灣民主運動所走過的路程,包括標誌著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具有轉折點意義的、1979年12月發生在高雄的“美麗島事件”,以及後來的黨外雜誌、黨外邊緣會、黨外公政會、1986年5月19日的反對戒嚴運動、9月28日民進黨的創立、國會全面改選運動、總統直選運動、2/28和平運動等。

陳水扁說,台灣的民主運動一路走來,彙集了人民強大的力量,包括許多民主前輩的坐牢和犧牲,其中時代雜誌創辦人鄭南榕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而自焚殉道。他說,所有這些都強力地衝撞著威權體制,終於在2000年實現了政黨輪替與政權的和平轉移,使台灣的民主發展又向前邁進一步。

*從戒嚴到解嚴*

1949年5月19日,台灣省政府主席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宣佈,從20日開始正式實施戒嚴。在那以後的38年歲月裡,從書刊雜誌,音樂歌曲,到結社、言論、成立黨派等自由都受到限制或禁止,數以萬計的人受到迫害。

1987年7月15日,當時的台灣總統蔣經國決定取消實施了38年的“戒嚴令”。從此,台灣的報禁、黨禁和言論自由得以開放。

*馬英九:蔣經國改寫台灣史*

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在台灣宣佈戒嚴二十週年的前夕回憶說,1986年十月七號,蔣經國在總統府接見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格雷厄姆女士,告訴對方台灣將解除戒嚴,開放組黨。他在現場擔任傳譯工作。當他把蔣經國這些關鍵字句翻譯給格雷厄姆女士的時候,他當時感受就像是電流通過身體一般,心中振奮不已。

馬英九說, 蔣經國總統改寫了台灣的歷史,因為解嚴帶來了台灣民主改革的契機,台灣各政黨都是解嚴的受益者。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星期天在一份書面講話中說,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不僅明確回應了民間的期待,讓台灣踏出告別黨國體制的第一步,也是一個領導人面對時局所做出的勇敢和果斷的前瞻性決定。

*陳水扁:解嚴是糾錯不是恩賜*

不過,執政的民進黨總統陳水扁說,解除戒嚴是改正過去38年的歷史錯誤,是人民的要求和權利,不是任何人的“德政”和“恩賜”。他說,台灣20年來的民主成就沒有一項是天上掉下來的,而今天在這裡紀念解嚴20週年,就是要確保同樣的錯誤不能再次發生。

在星期天的“解嚴”20週年的紀念活動中,台灣郵政公司也舉行了“解嚴二十週年紀念郵票”的首發揭幕儀式。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