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與樂的對話”風靡矽谷

茶藝與美樂令舊金山灣區仁人雅士心曠神怡

人氣 42
標籤:

【大紀元8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馬有志舊金山灣區庫柏蒂諾市報導)8月26日(周日),由林谷芳教授主持的「忘樂小集」﹐應「北美藝文協會」邀請﹐將茶藝與美樂介紹給舊金山灣區的文客雅士。林谷芳教授現場講解﹑二十位茶師現場表演茶藝﹐茶道﹑花道﹐品茗﹑點心再配上欣賞國樂演奏家演奏古箏、二胡、笛和琵琶及詩詞吟誦﹔在庫柏蒂諾市昆蘭中心寬暢雅致的大廳裡﹐由音樂家、書畫家、茶師、戲曲家,與花藝家組成的「忘樂小集」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美雅悅帶給了20桌如痴如醉的灣區男女老少﹐二個小時的全身心的文化欣賞讓人心曠神怡﹑回味不已。


專程從台灣來的五位茶師之一的金春枝(右一)(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林谷芳教授﹕君子之交淡如水

林谷芳教授主持了「忘樂小集」﹐他也是“茶與樂的對話”的主要發起人之一。目前﹐林谷芳教授任職台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是知名的文化評鑑家。林谷芳教授在談到當年開啟“茶與樂”的源起時說﹐日本的茶道、韓國的茶誼以及台灣的茶藝。當年朋友們去韓國訪問﹐東道主邀請大家欣賞了茶道﹔當他們要回訪台灣時﹐大家感嘆茶道原是中國的東西﹐就想起要重啟茶道﹔我說我懂音樂﹐我們就開始了“茶與樂的對話”。

“茶與樂的對話”的茶道以清泉開始﹐以清水結束﹐這是林教授對人生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一種權釋。

茗茶欣賞包括前半段的文山包種茶﹐及後半段的凍頂烏龍﹑木柵鐵觀音。

文山包種茶,茶味清香,象徵生命如早晨的清晰﹑豆蔻女性。品茶時配以「鳥投林」、「牧民新歌」、「少年行」、「魚歌」等曲目。

凍頂烏龍茶﹑鐵觀音﹐茶味甘濃﹐則代表晚秋成熟﹑剛毅男性。品茶時配以「秦腔主題隨想曲」﹑「霸王卸甲」等曲目。

上下兩段品茶都伴有林谷芳教授富有詩意和哲理的插敘小議。最後﹐「高山流水」更是把人們帶入了忘我的境界﹕不免發出對人生高格的仰望﹑和知音難求的唏咦感嘆。

品茶結束時﹐人們仍然雅興未泯﹐仿彿經歷了從生命的初起青嫩﹑魚歌中的人生清秀美好﹑秦腔中愛意迴蕩﹑到霸王剛烈斷腸﹐直至高山流水﹑返本歸真的一次人生陰陽頓挫﹑原來卻是來去無我無空的生命旅程。


插花藝術。(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琵琶演奏家鐘玉鳳演奏「霸王卸甲」。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吳靜西﹕文化一種具有內涵的底蘊

主辦本次活動的「北美藝文協會」會長吳靜西表示﹐茶藝與美樂﹐是中國文人古代交流的形式﹐今天能夠再現灣區﹐這是一個難逢的機會﹐意義很不一樣。因為文化需要一種特殊的東西來體會﹔她不是一種表演﹐而是一種具有內涵的底蘊。

吳靜西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迷人的文化﹐我們來到美國﹐除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外﹐應該還有一種認識﹐也就是對於生命的認識﹐這是我一直追求的﹐也是大家感到最有興趣的一個題目。


主辦本次活動的「北美藝文協會」會長胡靜西。(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金春枝﹕中國文化講的就是生命

專程從台灣來的五位茶師之一的金春枝表示﹐茶學的關鍵是茶水﹐然後是與其相關的器皿。今天插花用的是汝窯瓷器﹐桌子上鋪的是一幅書法。然後把眼睛看得到的﹐耳朵聽得到的﹐嘴巴嘗得到的﹐鼻子聞得到的﹐身體感覺得到的﹐以及所有的空間的範圍﹐包括書畫文字的美﹐統統容納﹑加於實踐﹔實踐中要了解和懂得器皿﹑花道﹑竹道﹑書法﹑繪畫﹑等等種種﹐天天做就是茶道﹐道就是生活中的一種實踐。

金春枝說﹐中國文化五千年﹐那是最棒了。中國文化講的就是生命﹐她代代相傳﹔我經常與學生們分享﹐如果家裡有老人﹐千萬不要遺棄他們﹐因為他們的人生經歷﹐就是一個文化寶庫。


來賓用毛筆簽名留念。(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林谷芳教授主持了「忘樂小集」﹐他也是“茶與樂的對話”的主要發起人之一。目前﹐林谷芳教授任職台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是知名的文化評鑑家。(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主辦本次活動的「北美藝文協會」會長胡靜西。(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茶與樂的對話”現場。(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歌樂林文彬。(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小朋友也開始學會欣賞。(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觀察泡過的茶葉也是一項欣賞的內容。(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茶師在沏茶。(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茶與樂的對話”現場。(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茶師在沏茶。(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茶與樂的對話”現場。(記者馬有志攝影/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茶與樂的對話」喝出人生真諦
營養師:這些是商店貨架上最健康的奶製品
低糖烘焙五大策略:甜蜜與健康並存
美國蔬果農藥殘留曝光 正確清洗方式看這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