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千載難逢

太平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52
【字號】    
   標籤: tags:

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小時候就成了孤兒由他的嫂子撫養。他年輕時就博覽群書,學識淵博。

唐朝中期,憲宗即位後,改革了前朝的一些弊政,韓愈因而給憲宗上了《潮州刺史謝上表》,稱讚憲宗的作法。在這道表中,韓愈稱憲宗是扭轉乾坤的中興之主,並且建議憲宗到泰山去「封禪」。

封禪,是一種祭祀天地的大典。古人認為五嶽中泰山最高,登到山頂築壇祭天稱「封」,在山甫梁父山上辟基祭地叫「禪」。歷史上有 堯、舜、禹、湯、周成王曾舉行過這種大典。韓愈這樣建議,是視憲宗為有作為的帝王。韓愈還在這道表中寫道「當此之際,所謂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

韓愈所說「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後來成為成語「千載難逢」。「載」就是年,「逢」指遇到。千年也難得碰到一次。這句成語用來形容機會極其難得。「千載難逢」有時也演變為「萬載難逢」或「千年難遇」等詞,都是同樣的含義。

人生中有「千載難逢」的機緣,如果失之交臂,會成為終身遺憾,所以人們常常講要珍惜機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諾千金」出自司馬遷《史記•季布來布列傳》,「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故事說的是:
  • 楚人有涉江(1)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2)契(3)其舟,曰:「是(4)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 亦惑(5)乎?以此故法(6)為(7)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呂氏春秋.慎大覽.察今》
  • 成語「潘文樂旨」出自《晉書•樂廣傳》。說的是西晉年間,有一位名士叫樂廣,他善於談論,卻不擅長寫作。他想辭去河南尹的官職,卻不知該如何把辭呈寫得合情合理,讓皇上讀了後能批准他的請辭。
  • 戰國時代,各國互相攻伐,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約,國與國之間通常都將王子交給對方作為人質。《戰國策•魏策》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 成語「開卷有益」來源於北宋王辟之編撰的《澠水燕談錄》卷六:「太宗日閱《御覽》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 南宋大臣趙鼎出身貧寒,四歲就失去父親,在母親撫養和教育下成長。他二十一歲考中進士,當官時敢於批評權貴,受到宰相吳敏賞識,被調到都城開封任職。
  • 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1)以共(2)醫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瘍(3)者造(4)焉,則使醫分而治之。歲終,則稽(5)其醫事,以制其食(6)。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周禮·天官塚宰下·醫師》)
  • 謝靈運曰:「天下才(1)共一石(2),曹子建(3)獨得八斗,我得一鬥,自古及(4)今共用一鬥。」(《南史·謝靈運傳》)
  • 晏嬰,字平仲,人稱晏子,春秋時齊國人。當晏嬰為齊景公的宰相時,有一天晏嬰出門,他的車馬剛好路過馬車伕的家,車伕的妻子從門縫偷看她的丈夫。她那為宰相駕車的丈夫,坐在華麗的車蓋下,趕著馬車,神氣活現、得意揚揚,一副驕傲自滿的樣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