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企業響應環保 保特瓶朝輕量化發展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8日報導】瓶裝水不環保 減買運動正待上路─台北4(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八日電)保特瓶裝的包裝水在美國引發環保團體宣稱不環保,認為造成環境污染疑慮提升,而且耗費大量能源;國內包裝水廠商表示,保特瓶是目前全球飲料包裝主流,配合使用時機及便利性,包裝水有其存在價值,響應環保,業界已朝輕量化發展。

據統計,台灣地區包裝水市場一年規模約五十至五十五億元,總銷量前五大廠分別是名牌食品 (悅氏礦泉水)、台鹽、味丹 (多喝水)、統一、泰山。

今年受到通膨影響,前五個月市場總銷量僅十八至十九億元左右,相較去年同期下滑百分之六至八幅度,業者預期在景氣不佳衝擊下,今年要成長的機會不大。日前所引發包裝水不環保的爭議,對市場銷售恐怕是雪上加霜。

統一表示,很多包材都存在著耗能、污染的問題,保特瓶存在是個事實,就消費者的需求、便利性而言,這種包材存在的價值,廠商可以做的是盡量達到減碳、減量,同時統一也持續在研發可回收、可溶解等更環保的替代材質。

統一表示,從整個問題面去看,除了業者有責任順應環保訴求外,保特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產品,如何讓這項產品回收率提升,再利用的效率達到最高,也是重要的課題。

統一補充,公司持續研發進步的包裝材質,在飲料包裝上也積極進行瓶身減量,既降低成本也更環保。

國內最大包裝水廠商悅氏則表示,響應環保,如果家中水質佳的話,消費者攜帶家用水出門是被認同,且應該被鼓勵的。

不過,因應飲用時機需求,包裝水擁有安全及便利性,有其存在的必要及價值,悅氏要提醒消費者,選擇上要挑選優質水,除了品牌的信賴度及GMP認證外,廠商本身是否擁有好水源,是消費者應該留意的。

以國內的環境來說,符合天然標準的天然礦泉水並不多,好的水源難覓,所以至今國內只有六家廠商取得礦泉水的食品GMP,依序為悅氏、統一、九股山、山內、廣福、群岳。包裝飲用水GMP,因水源設限較低,可用自來水、地下水、工業用水、井水生產,所以至今已有多家廠商取得認證,同樣是GMP但等級相差很多。

廠商指出,若從包裝材質上去探討,早期飲料大都使用PVC材質,燃燒會產生戴奧辛,有環境污染的問題,近年來已全面改採PET(保特瓶),而保特瓶是全球包裝飲料主流,保特瓶為透明材質,安全、衛生看得到,鎖蓋設計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是少數可以百分之百回收的產品,為了響應環保及因應成本高漲,業者朝輕量化發展。

保特瓶包裝的應用在飲料上相當廣泛,廠商表示,單就台灣市場統計,一年飲料市場規模高達五百億元,包裝水約五十億元,要說包裝水使用保特瓶包裝,造成環境污染,也許其他飲料的問題更大。

運送過程中耗費大量的能源問題,對此,國內前五大包裝水銷售廠商不約而同呼籲,為避免長途運輸耗能,加上新鮮度考量,消費者可多選用國內廠商產品。

值得慶幸的是,資源回收在台灣已屬全民運動,保特瓶回收在台灣推廣很多年,台灣保特瓶回收率高達百分之百,成績遠超過美國及日本等先進國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