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銀行診斷/每月五千 定期定額強迫儲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梁世煌/專題報導

針對單親媽媽劉淑貞的案例,銀行理專多認為,她的收入與支出幾乎打平,當務之急應該是重新檢視生活中的各項支出,設法再從中撙節出餘錢來累積一筆財富,作為平日急需之用,其次才是以每月5,000元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來進行強迫儲蓄。

永豐銀行理財專員王睛玉指出,由資料來看,每月6.5萬元收入就有六萬元是用於生活支出,雖然從資料中無法得知劉媽媽支出部分的各項細節,但在收入扣除支出後,可用於投資理財的資金僅剩5,000元,收支幾乎打平的情況下,讓她的財務風險承受度相對較低。

王睛玉認為,劉媽媽首先要做的應該是節省開支,先調整家裏的各項開銷,設法從中挪一部分的資金進行儲蓄,以提高手中的現金流動性,至於要以哪一種方式儲蓄,她認為,除了定存外,由銀行出面擔保的網路標會也是可以考慮的儲蓄工具之一。

至於劉媽媽目前每月5,000元的可運用資金,王睛玉及遠東銀行理財專員張淑裕均認為,由於金額並不多,僅適合挑選一支優質基金進行定期定額投資,不宜再分散進行資產配置,以免投資績效遭到稀釋。

王睛玉指出,以8%至10%的投資報酬率來看,劉媽媽可考慮走穩健路線的全球股票型基金,例如富蘭克林坦伯頓成長基金等都是可以留意的標的,等到手中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再來考慮波動較大的新興市場基金或是原物料基金。

不過,張淑裕則是從危機入市的觀點,建議劉媽媽可以留意沈潛了相當時間的金融服務類共同基金。她表示,不少績優金融股基金受到全球景氣影響已經走跌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目前這類族群估計已經走到谷底,此時介入風險相對較低、獲利相對較有期待空間。

另外,王睛玉提醒劉媽媽,以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務必在達到預定的投資報酬率水準時進行停利的動作,也就是當投資報酬率到達10%或20%時,先將資金贖回、但繼續扣款,如此一來既可獲利落袋為安,投資獲利也不會因此中斷。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