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代價與獎賞:做好主管的第一課(1)

羅伯.高菲(Rob Goffee)、賈瑞斯.瓊斯(Gareth Jones)

人氣 5
標籤:

第九章 領導的代價與獎賞

我們嘗試在本書,幫助讀者解決一個非常困難且頗具挑戰性的問題:「憑什麼大家要聽你的?」但沒有一個簡單的答案,可以回答得了這個問題。

領導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偉大領導的背後也沒有簡單的祕方。許多成功的領導者把他們的深刻洞見及經驗寫成自傳出版成冊,給了我們很多重要的線索,但這些都只是線索,不是答案。

那些有志成為領導者,但只會模仿心目中的英雄的人,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們必須了解,重點是你必須更多做你自己,而不是更多做別人。

所以,在偉大領導背後的那份獨門祕方,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幫你寫出來。就像本書一樣,我們很懷疑你可以只花一個晚上通宵熬夜就寫得出來。想更有技巧地做自己,絕對需要終身的努力。

如果你把那些成功領導者的自傳,看成是一種可以提供問題解答的領導研究,你可能會很失望。

因為這些自傳的主要焦點都擺在領導者個人身上,而忽略了領導是一種人際關係的事實,而且這些領導者幾乎全都高居組織層峰,或雖不是亦不遠矣。

誠如我們指出的,把組織的層級制度和領導混為一談,不但是嚴重的錯誤,還會損及許多與領導有關的討論。

組織的層級制度是有助領導者的領導工作,卻永遠解釋不了領導者的領導能力。

曾經有人利用科學的方式,嘗試分析評量一些領導者有模式可循的個人差異,但大都失敗以終。

事實上,這份「領導特質的最終清單」永遠無法完成,因為這份清單根本就不存在;即使有,也得經常隨著情境和領導關係的改變而改變。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年年都有領導新祕方不斷出現。例如,最近流行所謂的「沉默領導者」,而不是一九九○年代那些名聲遠播、萬眾矚目的魅力型英雄。

這種「沉默領導者」不過再一次說明了領導風格必須符合當時的情境和時代。因此,我們對領導者的期待也必須與時俱進。

不簡單的簡單常識

我們對於所謂「領導祕方」深深不以為然,因此我們在本書引用了分別來自不同領域、不同組織的男女性領導人作為實例。

我們的中心主旨是,領導隨情境而異、不分層級,而且是一種人際關係。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一般常識,沒什麼大不了,不過當你知道這個一般常識竟然經常為人所遺忘時,就會大吃一驚了。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領導者,端視情境及領導關係而定。因此,領導者一個重要的技巧,是必須能敏銳地察覺出情境的不同:懂得因時因地做出相關回應。

有效領導者十分清楚,他們的行動會有哪些限制與機會;什麼時候該與人親近,什麼時候該保持距離;更知道什麼時候要加速前進,什麼時候該減速慢行。

因此,沒有人可以用一張羅列了合人心意的領導特質清單,就認為可以清楚勾勒出有效領導者的輪廓特質。

有效領導者的成功,主要根植於他們能在各種截然不同的情境裡,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並用心維持。

能夠正確掌握這一切的領導者,就可以在組織裡存活下來,繼續為實現他們的目標而努力;反之,領導者可能偏離正軌招致失敗。

例如近幾年,執行長汰換率之高,引起各界高度關切,以我們的立場來看,這一點至少可部分歸咎於這些執行長差勁的情境感知能力,無法和他們想領導的人建立關係。

但是,媒體把焦點集中在這些深受矚目的領導者的失敗上,不應該誤導我們產生這樣的結論,以為這些挑戰為資深高階主管所獨有。

事實上,他們之所以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全拜他們在某些高難度工作上的光芒實在是太耀眼了。而我們知道他們的一些事情,以為就可以據此評斷他們。

事實上,組織裡的所有領導者都會面臨相同的挑戰。因為領導是不分層級的,所以在一個大型組織裡,領導者廣布在許多不同的層級中。

我們已經在本書介紹了許多知名度較低的領導者;不管這些領導者位在哪個層級,挑戰都一樣,他們都必須很巧妙地在各種情境中努力做自己。

因為我們要追隨的是這個人,而不是領導者的那個位子。最好的領導者充分展現真正的自我──包括他們的個人差異、熱情、價值觀,甚至他們的弱點──以吸引並激勵追隨者。可以說,再怎麼要求領導者展現他們的真誠永遠都嫌不足。@(待續)

摘編自 《如何讓人願意被你領導:做好主管的第一課》 臉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領導的十大技巧: 這是你的船(5)
小職員也學得會的16項特質(4)
這裡藏了肯德基的神秘配方:為客瘋狂(3)
澳洲可能成為創造綠色就業崗位領先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