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金錢觀

台灣/ 曹小芬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上次爺爺的消費券沒花完,眼看著就要到期了,索性給了兩個孫子當做零食基金。

放學後,我帶他們倆到超市去購物,兩個孩子知道可以大肆採購,高興的不得了。

我先講好條件,一人250元的零食基金,其餘的得買一些日用品,小六的謙謙和幼稚園大班的郡郡,二人完全不考慮的應聲「好」。

以往他們倆跟我到超市,完全不考慮價錢,只管想不想吃,我也不太在意他們買什麼,過於輕忽了這些細節,讓他們對金錢和正確飲食上完全沒概念,不曉得加油站的工讀生需要多少時間才能賺到一千元,也不曉得種菜的阿伯,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有收成。

這倆兄弟從小生活不愁吃穿,假日也都安排度假或是戶外踏青,在他們心中好像媽媽都是從機器拿錢出來,卻不知道那是媽媽上班辛苦賺來的,對於「錢」就像絕緣體一樣,在他們腦袋中,幾乎沒有這個字的存在。

看他們哥倆好,一人拿著一個購物籃,很快的走到他們平常駐足的角落,看著糖果餅乾,又得看著標價,因為媽媽說一人只有250元,不可以超過。雖然弟弟才六歲,不過對於數字也了解一些。

郡郡:「媽媽,那糖果好貴哦,要8元呢。」「媽媽,我可以買一些給堂弟吃嗎?我把一百元分給他好了。」

謙謙:「媽媽,弟弟都亂買,我們應該走一起,免得買到一樣的餅乾,而且相同的餅乾不同口味,一起買少9元哦」。

媽媽:「好啊,那你們一起看,哥哥幫弟弟算一下,不能超過哦。」

之前到超市,大都十幾分鐘就能離開了,這次足足用了半小時,他們兄弟倆居然買不下去,他們發現真空包的餅乾好貴哦,糖果的顏色那麼多,一定加了好多色素在裏面。買飲料也不划算,還是回去喝自己冰的開水好了。

原本以為他們會把錢用光,甚至花超過預算,結果是一人只買了一樣,到車上的時候,謙謙還直說:「好貴哦,弟弟,下次哥哥做餅乾給你吃,我們不要到超市買。」

以前為了省時間,所以對他們的購物情況很少過問,只要他們不吵就好,這種怕事的心態,在今天的購物中,忽然發現小孩子的金錢觀,真的要用心的去建立,稍為花點心思,就能把他們導正。往後不敢再嫌麻煩,一定把握機會教育孩子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兒子上國中了,正是叛逆期的開始,我心裏已經有了準備;他開始有許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他開始有許多電話和朋友......其實父母的愛是全方位的,可以適當的分一些到行動中,一個關注的眼神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看得見的愛,一個輕輕的擁抱和愛撫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接觸的愛,當愛無處不在的時候,孩子會更加珍惜、更加努力的。
  • 大兒子小時候,如果有人問他:「你在哪裡寫功課啊?」他總是回答:「在安心班。」孩子小一第一次放暑假不知該如何安排,加上我也得為學生上暑期輔導課,於是隨同一班的家長送到附近的美語安親班。哇!一週五天課,上六週,需要付一萬六千元,真是貴啊……安親班標榜著每天安排不同的專業人員上課,例如:羽球國手、書法家、音樂班老師等,結果大都是第一次專業人員到場,隔週後再也沒有了,安親班主任總是說:「不好意思,今天教練請假。」就這樣混過了六週,不知道大兒子學到什麼?但我似乎並沒有感到很「安心」。
  • 身為家長,不是在一旁像隻無頭蒼蠅一樣,嗡嗡鳴叫地干擾孩子,也不是每天殷勤地詢問孩子到底做出了什麼成績、評斷孩子的興趣有沒有未來;身為家長,你應該做的,是耐心等待、從旁協助,然後,樂觀其成。
  • 前陣子因為失業率攀升,專家紛紛展開做這方面的研討,發現參與家務分工的人,比較不會失業。

  • 星期一早上,女兒起床後,情緒很差。不肯乖乖用餐,幫她梳頭時,也故意左擺右扭,一副很不合作的態度。
  • 讀國一的兒子在國文科的平時測驗時,老師為了要提早訂正,叫還沒做答完畢的七位同學到教室外面繼續做答,兒子也是其中一位,一走到走廊,大家的心情很自然的就鬆懈下來,從簡單的交談進一步發展到試題的討論,在熱烈的氣氛下,兒子最後也一起參與討論;這時候只有一位同學始終默不作聲,不加入討論。
  • 有耕耘才有收獲的道理,便是父母培養孩子「知福、惜福」的開始。
  • 時間是晚上11點40分。老二揉揉沉重的眼皮,繼續努力地在書桌上趕寫積欠的作業。
  • 孩子自己要面對的問題,家長不需要在過度的寵溺中增加自己的困擾,也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到底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總要自己去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我們的呵護無法伴隨他一輩子的,那麼就讓孩子以豐滿的羽翼去飛得更高更遠。
  • 根據少年虞犯行為的分析,少年們之所以會逃學、離家,多半在於少年的心理都缺少一份強烈的歸屬感。他們對家庭欠缺一分貢獻的力量,甚至發出「家裡有沒有我都沒啥差別」的錯誤訊息。如果孩子能夠對家庭提出貢獻,便會在家庭中獲得滿意的位置。如此便能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和價值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