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發展航空城 桃園機場將轉型為經濟重要核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5日電)桃園國際機場是台灣最重要的國家門戶,原本只是單純以運輸為目的,因政府已將發展航空城列為愛台重要建設,未來將逐漸轉型為國家產業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

今年1月12日立法院通過「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這也是發展航空城的主要依據,交通部被賦予重責大任,要將桃園國際機場從運輸為主,轉型為國家產業及經濟發展的重要核心。

根據交通部的分析,許多國外機場都已改建為物流中心,台灣必須急起直追,桃園機場不應只是具有運輸功能,航空零組件的製造、行銷及維修等相關產業,也都應納入考量。

公司化是桃園國際機場轉型的第一步,交通部民航局已研擬完成「國營國際機場園區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草案,交通部預定2月底報行政院,希望在立法院新會期審查通過,機場明年轉型為公司,並鬆綁各項管制,以更彈性的方式招商,讓機場能創造更多營運價值。

交通部為了讓桃園國際機場在轉型為公司後,馬上有吸引力,已擬定多項先期作業,在硬體部分,將改善第一航廈的外觀,在航廈外觀東西兩側增設帷幕牆,增加出入境使用面積,今年6月完成發包,估計到101年底完工後,航廈年容量可由目前1200萬人次增加到1500萬人次。

其次是機場跑道面整建及助導航設施提升功能,預定今年6月完成工程規劃,目標是未來即使遇到大霧,飛機也可安全起降。

在軟體方面,民航局將持續推動亞洲區域航權全面自由化,也就是不再限制航班、航點,同時爭取歐美洲際航線第五航權,而今年上半年兩岸可望達成定期航班,兩岸往來的航班數勢必再大幅增加,可提供全球商務旅客在台灣轉機至大陸的便利性,也可提高外籍業者來台灣營運意願。

因桃園機場旁的遠雄自由貿易港區也被納入機場園區,交通部機場公司化專案推動小組近期也要招兵買馬,未來推動小組有一重要任務就是協助自由貿易港招商,對象為國家重點發展產業的上下游廠商及國際物流業。

交通部評估,亞太地區重要城市中,以桃園國際機場與各城市平均飛時最短,約2.5小時,有條件發展成轉運中心,這也是桃園國際機場的轉型為國家產業及經濟發展重要核心的首要條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