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枯竭性資源產能與再生

企業打敗不景氣的新藍海策略(3)

三橋規宏

人氣 1

戴利的「三個不等式原則」與羅伯特的「體系四要件」都清楚指出實現永續社會的必要條件,但是我認為應該針對「枯竭性資源」的利用有更深入的討論。

石油以及金屬資源這類枯竭性資源終有用盡的一天,為永續社會做長遠打算,最好能夠建立「不依賴枯竭性資源的經濟體系」。

現代社會非常仰賴枯竭性資源,因此實際該做的是提高資源產能,盡可能延長枯竭性資源的壽命,同時要建構再生、循環機制,開發實現這些想法的技術,終極目標是開發出利用太陽能便能運轉整個社會的技術。

金屬等枯竭性資源不斷挖出使用後終將見底,地下不再有資源,不過它們不會從地球消失。

我們已經在前一章解釋,過去很多資源存積在發展中國家的地下,現在則都變成先進國家的地上人造物(道路、鐵路、港灣、各種建築物、住宅、汽車、家電產品等),先進國家已經成為地上資源大國。

人造物的壽命有限,終有變成廢棄物的一天,屆時不應丟棄這些地上資源,應該依材料分類,當成資源再利用,加以有效循環,半永久地活用枯竭性資源。

在提高資源產能的部分,有德國伍珀塔爾(Wuppertal)研究所的史密特布雷克(Schmidt Bleek)的研究。廢棄物的再生利用方面,則有聯合國大學的「零排放(Zero Emission)」運動,主張「A公司的廢棄物可以是B公司的資源」,提倡在「資源化廢棄物的產業連鎖」下建構新的產業結構。因此,提高枯竭性資源產能以及再生的觀念,也是建構永續社會的重要條件。

各方針對永續性提出以上的各種原則與條件,並認為只要能夠做到,就有機會建構永續社會。

現實是,這些原則以及條件還未能反映在各國的政策以及企業活動上,我們看到世界依舊倚賴化石燃料,走「大量消耗能源資源大量生產」的傳統路線,換句話說,還是走在非永續的經濟路線上。如果不能及早改變,資源會枯竭,有害廢棄物會覆蓋整個地球,生態系會被破壞殆盡,人類也會失去生存條件。@

摘自 《綠色復甦時代》 商周出版社 提供(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企業打敗不景氣的新藍海策略(1)
企業打敗不景氣的新藍海策略(2)
你準備退休了嗎?小心這4個心理危機
這個工作習慣會讓你看似「無能」 趕快改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