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地震博物館重現歷史教育民眾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晨台北報導)台灣1999年的921大地震是台灣人記憶中最具毀滅性的災難。地震後興建的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了921的記憶,也是普及地震知識的活教材,並且成為台灣著名的遊客景點。

台灣中部1999年9月21號發生7點3級地震,造成2千4百多人死亡,是台灣100年來最大的地震災難。

921地震教育園區設在台中縣霧峰鄉的光復中學,因為斷層穿越整個學校,地震遺址保持完整,所以整個921地震教育園區最特別的就是這個「車籠埔斷層保存館」。

*建築獨特*

博物館的義務解說員林先生介紹說:「我們蓋在斷層上,所以要抗7級以上強震。建築師認為地震是大地被撕裂,所以要用針線把它封起來。這邊有白色的,好像是紗布蓋在傷口上。建築師運用了後現代藝術,有很多線條。」

博物館的建築沒有橫樑和柱子,而是用82根預鑄水泥板組成;就像林先生說的那樣,整個結構令人聯想到為大地縫補傷口的情景。

*保留記憶教育民眾*

室外完整保存著光復中學體育場地震時隆起破裂的跑道,再現當時地震造成的破壞。

解說員林先生說,這樣的博物館世界不多見:「目前5個地震博物館裡面,保留斷層的只有我們和日本一個博物館。我們做得比日本人還好,因為我們還做了一個斷層剖面圖。」

除了保留921記憶,地震博物館也承擔著教育責任。讓民眾多瞭解921和相關的地震知識。

職業學校的張同學來博物館實習做解說員,她說,她對這個工作感興趣的理由是:「我還記得921地震,有一些印象,所以很想多瞭解一些。」
 
*旅遊景點*

921地震教育園區2004年9月21號完工對外開放,迄今有超過100萬人參觀。

來自台北的盧先生說他已經來過好幾次了:「它建在斷層上。我們建新建築希望不在斷層上,但是它( 地震教育園區)考慮到一方面保留斷層場址的特性,一方面它的建築又考慮到未來耐震的結構。所以它滿有特色。」

921地震教育園區分5個展廳,包括「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地震工程教育館」、「防災教育館」、「影像館」、和「重建記錄館」,是目前世界上的5個地震博物館之一。 據報導,四川也將建成一個地震博物館,紀念去年的汶川大地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