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金融泡沫在中國?

世界彎的看不到前方 (2)

大衛.史密克

標籤:

更大的危險在於中國正逐漸成為最新的經濟與金融泡沫,所謂「泡沫」是指,投資者在某一段時期不理性的受到某項投資強烈吸引,對價格攀高的期望創造出甚至更高的價格期望循環。

觀諸近年來所有泡沫的下場:一九八○年代日本不動產泡沫,一九九○年代美國網路泡沫,以及二十一世紀初的西方世界房價泡沫──到頭來,一切泡沫終會破滅。偶爾泡沫消得慢,不過大多數時候泡沫是瞬間爆開,造成毀滅性後果。

當中國泡沫爆裂時──看起來會是瞬間爆開而非慢慢消氣──後果是世界任何地方都會大難臨頭。最近有人要求我詳細描述中國泡沫破裂時會是什麼景象,其實誰也說不準確實的後果,不過中國官方的第一個動作,可能是迅速向世界拋售眼前拚命囤積的大量物資,這些物資是為了確保未來更大幅度擴張所準備的(囤積的部分原因是中國的負實質利率,這點我很快就會說明)。接下來,數量龐大的中國產品將以殺紅眼的折扣低價淹沒全世界。

對世界其他地方而言,物價水準降低將是金融體系的一場浩劫,原本擔憂通貨膨脹的各國央行突然間被迫對抗下跌的物價,也就是通貨緊縮。「以預期未來報酬率」作基礎的商業合同屆時將變得毫無意義,失業潮將立刻出現,當投資者發現物價急挫恐將引發保護主義之戰時,全球股市也將崩跌,他們在恐慌之下拋售股票與共同基金,轉而購買美國和歐洲債券。

很快的,大批退休基金將會因為股市表現不佳而宣佈無力支應未來的退休金償付義務。

四大勢力──主權財富基金、石油生產者、避險基金和私募股權公司──將盡速從他們的全球投資標的撤離,轉而持有現金。就像一九九○年代的日本和一九三○年代的全世界,物價水準跌得太快、太兇,代表經濟有可能長期停滯。今天企業推出新產品或服務時所指望的高昂價格,未來恐怕不會再有了。

可是還有另一種可能的情況。中國領導人害怕社會崩解,可能心生恐慌,在失去理性的行動中從全球金融體系中抽回龐大的存款準備,用這筆錢來收買本國憤怒的政治選民。

這樣的情況因不理性的氛圍而起,一旦發生,將會使全世界的利率劇烈上升,迫使各國中央銀行提高貨幣供給以買回中國所持有的債券,按照理論,結果會造成較高的世界通貨膨脹,而非通貨緊縮。

不管最後造成什麼樣悽慘的情況,世界大多數地方可能會對中國採取報復行動,構建保護主義障礙,此舉勢必立即引發中國的反報復,抵制在中國設立的外資公司。

在此同時,全球的中央銀行將繼續大量提供流動性,試圖挽救市場不致崩潰。不過誠如我們在二○○七至二○○八年間所目睹的信用大危機,復甦可能緩慢而痛苦,原因是全球投資人恐慌至極,迅速把錢轉進工業國家安全的短期政府債市場,他們深信股票甚至高信用評等級的公司債風險過高,因此使得全球信用市場凍結。

如同次貸危機發生時,驚慌失措的中央銀行能力是有限的,難以發揮太大的影響力或控制力。

總之,我們真的不曉得中國的未來會如何發展,也許一次打擊就足以顛覆整個結構。@

摘 自 《世界是彎的》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失業人數微升 今年總失業數首降
言行不一 中國大搞地方保護主義
寶華:全球復甦若呈半V型 恐拖累成長力道
林保華:六四在香港20週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