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金融泡沫在中国?

世界弯的看不到前方 (2)

大卫.史密克

标签:

更大的危险在于中国正逐渐成为最新的经济与金融泡沫,所谓“泡沫”是指,投资者在某一段时期不理性的受到某项投资强烈吸引,对价格攀高的期望创造出甚至更高的价格期望循环。

观诸近年来所有泡沫的下场:一九八○年代日本不动产泡沫,一九九○年代美国网路泡沫,以及二十一世纪初的西方世界房价泡沫──到头来,一切泡沫终会破灭。偶尔泡沫消得慢,不过大多数时候泡沫是瞬间爆开,造成毁灭性后果。

当中国泡沫爆裂时──看起来会是瞬间爆开而非慢慢消气──后果是世界任何地方都会大难临头。最近有人要求我详细描述中国泡沫破裂时会是什么景象,其实谁也说不准确实的后果,不过中国官方的第一个动作,可能是迅速向世界抛售眼前拚命囤积的大量物资,这些物资是为了确保未来更大幅度扩张所准备的(囤积的部分原因是中国的负实质利率,这点我很快就会说明)。接下来,数量庞大的中国产品将以杀红眼的折扣低价淹没全世界。

对世界其他地方而言,物价水准降低将是金融体系的一场浩劫,原本担忧通货膨胀的各国央行突然间被迫对抗下跌的物价,也就是通货紧缩。“以预期未来报酬率”作基础的商业合同届时将变得毫无意义,失业潮将立刻出现,当投资者发现物价急挫恐将引发保护主义之战时,全球股市也将崩跌,他们在恐慌之下抛售股票与共同基金,转而购买美国和欧洲债券。

很快的,大批退休基金将会因为股市表现不佳而宣布无力支应未来的退休金偿付义务。

四大势力──主权财富基金、石油生产者、避险基金和私募股权公司──将尽速从他们的全球投资标的撤离,转而持有现金。就像一九九○年代的日本和一九三○年代的全世界,物价水准跌得太快、太凶,代表经济有可能长期停滞。今天企业推出新产品或服务时所指望的高昂价格,未来恐怕不会再有了。

可是还有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中国领导人害怕社会崩解,可能心生恐慌,在失去理性的行动中从全球金融体系中抽回庞大的存款准备,用这笔钱来收买本国愤怒的政治选民。

这样的情况因不理性的氛围而起,一旦发生,将会使全世界的利率剧烈上升,迫使各国中央银行提高货币供给以买回中国所持有的债券,按照理论,结果会造成较高的世界通货膨胀,而非通货紧缩。

不管最后造成什么样凄惨的情况,世界大多数地方可能会对中国采取报复行动,构建保护主义障碍,此举势必立即引发中国的反报复,抵制在中国设立的外资公司。

在此同时,全球的中央银行将继续大量提供流动性,试图挽救市场不致崩溃。不过诚如我们在二○○七至二○○八年间所目睹的信用大危机,复苏可能缓慢而痛苦,原因是全球投资人恐慌至极,迅速把钱转进工业国家安全的短期政府债市场,他们深信股票甚至高信用评等级的公司债风险过高,因此使得全球信用市场冻结。

如同次贷危机发生时,惊慌失措的中央银行能力是有限的,难以发挥太大的影响力或控制力。

总之,我们真的不晓得中国的未来会如何发展,也许一次打击就足以颠覆整个结构。@

摘 自 《世界是弯的》 商周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失业人数微升 今年总失业数首降
言行不一 中国大搞地方保护主义
宝华:全球复苏若呈半V型 恐拖累成长力道
林保华:六四在香港20周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