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學生分校可減少性別歧視

font print 人氣: 19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趙海德澳洲悉尼編譯報導)實行男女分校,不僅可以減少性別歧視,更有利於充分發揮兩性在身心智能等的優勢,這是美國來訪教育專家沙克斯(Leonard Sax)博士在去年底召開的澳洲男生教育會議上提出的經驗之談。

身為美國單性公共教育協會主席的沙克斯博士與到會的澳洲教育界專家及學生家長分享了他對男女分校教育的看法。

他首先說男女兩性在生理、心理上的先天差異決定了兩者在行為習慣、邏輯思維等方面的不同,表現在學校裡就是對學科的喜好、接受能力、思維習慣等的差別。如女生在藝術、詩歌等課程上的表現往往比較突出,而活潑好動的男生則對物理、計算機、體育活動等課程的興趣普遍濃厚。

沙克斯博士進一步指出,混校教育雖然可增進男女生之間的交往和理解,每個人在異性同學面前比較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等,但卻難以根據男女生的身心特點而分別施教。

分校教育的目地就是要最大限度發揮兩性各自的身心特長,在課程設置、授課形式等方面根據男女各自的特點因材施教。在男校裡,男生可以無拘無束地去摸爬滾打,而不必顧慮對女生的影響,另一方面,女生則可以在女校裡安心從事自己擅長的課業。

沙博士在肯定分校教育好處的同時,也指出不能把分校當做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靈丹妙藥,他認為關鍵是老師要根據受教育者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因地制宜地調整教學內容、授課形式等,最大程度地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如此方會奏效。

對此,他還特別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他說給男孩子推薦一本小說時,最好的方法是先給他們講上小說中間的一段故事,以此調起他們的 「欲知後事如何的胃口」,然後再書歸正傳從頭開始。據沙克斯講,無論是公元前10世紀著名的希臘詩人荷馬( Iliad 及 Odyssey 的作者),還是當代的好萊塢劇作者均深諳此道。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著名音樂家羅傑‧諾斯認為,「音樂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純淨之和聲愉悅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動或激發人的熱情」,除此之外,音樂更能陶冶靈魂,啟迪心智,愛因斯坦就不無感慨地說過:「沒有早期音樂教育,幹什麼事我都會一事無成。」
  • 兒童早期教育事關孩子一生的發展,而提高教育者素質,重視教學兩方面方式方法的改善是提升目前整體教學水平的關鍵,這是澳大利亞教育專家泰勒(Collette Tayler)教授在上月召開的澳洲兒童早期教育現狀及政策改革系列研討會上提出的觀點。
  • 兒童學前教育/早期教育(通常指0-6歲之間)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及心智體能的開發,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祖輩撫育(指由祖父母或外祖父幫助父母帶大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為它不僅能使孩子身體健康,聰明可愛,更能讓孩子的品格、性情、社會交往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完整的發展。
  • 澳洲副總理吉拉德在對美國聽眾的演講中表示,澳洲教育有嚴重的公平性問題,過多的貧困學生集中在一小群成績不佳的學校。
  •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表明,與孩子的同伴相比,家長和老師對孩子學業的影響最大,而對孩子社會及情感方面的影響,則同伴的影響要高於孩子父母。
  • 一項新的研究揭示澳洲女大學生的數量很可能繼續壓倒男生。
  • 孩子們在寫作上表現的差異往往比較大,如果家長老師能從孩子開始讀寫的時候就注意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的話,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就會發現寫作其實並不難,而是一件蠻有樂趣的事。
  • 澳洲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孩子在3歲前所受的教育將直接影響其入學後的學習和社會表現,那些1-3歲時就在算術和識字方面學得好,聽話守秩序的孩子,他們入學後的表現往往會較好,而如果小時在托幼園或家裏有行為問題的孩子,其上學後往往仍會存在同樣問題;研究還發現,如果幼童(特別是3歲以下的)每週呆在托幼園的時間過長,可能會對其社會交往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 隨著社會的發展,個人的組織領導能力愈顯重要,無論是兩軍對壘的戰場,還是瞬息萬變的商場,抑或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凡是有眾人參與的活動,往往都離不開領導者的協調管理,方可達到目地,而實踐證明,一個人的領導能力除了先天因素外,更要靠後天的培養和磨練,下面是兩位中學教師在這方面的心得體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