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杂志发表专文赞誉中国古生物研究

标签:

【大纪元1月12日讯】《科学》杂志对中国古生物研究的赞赏文章。下面是报道全文。

2001年1月1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在新闻焦点专栏共发表五篇由《科学》杂志记者和我国记者合写的系列文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历史、热点和现状。在这些文章中,他们对我国古生物学学术机构,尤其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近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我国科学家所发现和研究的精美化石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史书增添了许多新的篇章。同时,他们还认为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在度过了一段长期艰难的曲折后,现在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蓬勃发展的阶段。

文章认为,中国古生物学界所取得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政府对科学投入的增加,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对古生物学研究的重点支持以及采取的各种积极的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的政策和举措,这些措施为古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研究基础。该杂志在全面介绍了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现状时,也客观地指出了我国古生物学研究如要保存目前的发展势头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化石的乱采乱挖和非法倒卖走私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古生物学家的野外工作还经常受到各种干扰,国家还应该从法律和政策的多种角度给科学家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人才的培养也变得越来越严峻。由于在大学中古生物学专业已被取消,古生物学研究生来源出现断档。

根据调查,拥有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了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持续发展,加大了研究生的培养力度,也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得了特殊人才培养基金,但今年报考该所博士研究生的考生仍非常少。该所领导热忱希望有志于”脊椎动物和人类起源、演化”研究的生物学、地质学、地理学或考古学的硕士研究生和科研人才踊跃报考该所的博士研究生,他们将按照考生原来的学科领域设置考题,也将为博士生提供研究助理津贴。

据悉,近些年来我国古生物学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领先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仅在国际著名的科学刊物《自然》和《科学》上就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成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在这两种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的一个学科,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其中,辽宁朝阳早期鸟类和带羽毛恐龙化石的研究被该杂志认为为古生物学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鸟类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最重要的证据,而云南澄江动物群的研究则将脊椎动物许多重要特征的演化历史向前推移了许多。

相关新闻
日本用传统纸与塑胶做出高强度的可降解材料
瑞典研发高效便宜可充电锌电池 弥补锂电池缺点
哈勃揭示NGC 2005球状星团为宇宙化石
马斯克560亿美元薪案获批 股东解释原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