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锋:欢迎高行健,但不必求全

人气 3
标签:

这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即将来纽约访问,并且由华美协进社、亚洲协会、法国协会安排,在二月二十六日有一个朗诵和座谈会。高行健此行是在访问香港和台湾后接着来纽约的,香港对他是官冷民热,台湾是官民皆热,纽约如何,未得而知。

高行健得奖以后,大陆官方因为政治原因而将之诋毁;但是就在“非共”圈子里,对高行健也有不同看法而引起一些争议,在多元化的社会里,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我没有从事文艺评论工作,所以也只能作为一个比较喜欢文学艺术的普通读者来谈论这些问题。

自从“红太阳”神话破灭和自己步入不惑之年以后,在自己的眼里,已经不存在任何“完人”或神仙;同样,也不必用完人和神仙的标准去苛责凡人。对高行健亦作如是观。

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任何人得这个奖都值得庆贺。他更值得我庆贺和关心,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高行健同我有一样的文化背景,也就是中国文化的教育背景:
二,我们都经历过共产党的压迫和剥削,体认到自由人权的可贵;
杬,诺贝尔文学奖是认同文明进步的观念而不认同独裁专制制度。

文学不同于政治,而且应该凌驾在政治之上,但是在中国大陆,政治要统治文学,因此文学作品离不开政治。就算离开了中国大陆,只要是有关中国大陆的写实主义作品,不论高行健也好,哈金也好,都必须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在这情况下高行健的得奖,比那些遵命文学、回避文学的作品来得实至名归。

当然,高行健的作品不是完满无缺,甚至不是特别优秀的作品。从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来看都是如此。

坦白说,我并不那样喜爱高行健的作品,以前只看过一个小短篇,连名字都忘记了。得奖后,特别是涉及到争论,才迫使我看了《灵山》和《一个人的圣经》,不但因为是他的代表作,还因为是他的某种自传,书中的我你他主角都是高行健,可以从中探索他的心路历程和人生观念。

高行健声称“没有主义”,那是他要摆脱“主义”的束缚,但这是不是可以说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呢?从作品中可以看出的是,他的个人主义表现在没有那样忧国忧民,不是那样“博爱”,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还不是“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而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说,既有禅意,还有道家的放任无为。按照中共的哲学标签,该是“唯心主义”。早期作品在被中共批判后,他选择了流亡道路,但也没有介入中国政治,可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从政治角度来看,他是“消极”的,但从他在流亡生涯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写作,他又是积极的。当然,写作的成就如何,又是各花入各眼。

我虽然爱好文学艺术,但是我并不喜欢文学作品中的朦胧诗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爱好音乐但不喜欢流行曲,爱好美术但也不喜欢抽象派的作品,然而我尊重这些我不喜欢的作品,因为有一部分人喜欢它。对这些“前卫”作品,我自认没有欣赏水平就是。因此我虽然并不喜爱高行健的作品,但我并不觉得讨厌;它前卫,但也不是太前卫。有人很喜欢,并颁奖给他,很好。而它反对“一言堂”和独裁专制的立场,就比经过细心雕琢的“样板戏”使我接受,不会使我不得开心颜。

诺贝尔文学奖同奥斯卡电影奖有些类似,不一定叫座。我极少看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因为它是“阳春白雪”之故,奥斯卡电影奖看得多一些,因为两杬个钟头就可以解决。不过因为我可以在高行健作品中寻找到一些共同点而愿意去阅读它,并且寻找共同的欣赏点。高行健找不到他的“灵山”,我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新中国。

我还赞赏高行健作品中的坦白和本性的流露,没有矫揉造作,对长期生活在假大空社会里的他是很难得的。而在得奖后,从各方面的报导来看,他也仍是以前的他,以平常心做人,以平常心对待攻击和批评。这是个真人。要寻找中国更优秀的作家,靠大家一起努力。


    相关文章
    

  • 高行健华府与五百读者见面、答问 (2/23/2001)    
  • 【纪元专栏】夏爱苏:我看灵山(一)高行健君之谜 (2/21/2001)    
  • 高行健电视答龙应台 (2/17/2001)    
  • 当高行健遇上饭岛爱 (2/15/2001)    
  • 高行健离台前植树 落地生根常回来 (2/14/2001)    
  • 黄翔:看高行健——答国内外友人问 (2/14/2001)    
  • “好像自己是台湾人”高行健离台前如是说 (2/14/2001)    
  • 高行健今结束台湾访问 九月回台安排《八月雪》 (2/14/2001)    
  • 高行健:我的画非常感性 (2/13/2001)    
  • 高行健作品德文译本难产 (2/13/2001)    
  • 高行健大话红颜知己 (2/12/2001)    
  • 杨芳芳:高行健背后沉默的女人 (2/12/2001)    
  • 大陆官方批高行健作品“灵山”可怕 (2/12/2001)    
  • 高行健: 自承是“中国流亡文学” 著作定稿皆用“繁体字” (2/10/2001)    
  • 高行健成大演讲 (2/10/2001)    
  • 亚洲周刊专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 (2/7/2001)    
  • 台北书展圆满结束 (2/6/2001)    
  • 陈水扁欣赏高行健坚持理念勇往直前 (2/6/2001)    
  • 陈水扁接见高行健 (2/6/2001)    
  • 高行健喜四大古典小说 (2/5/2001)
  • 相关新闻
    高行健喜四大古典小说
    陈水扁欣赏高行健坚持理念勇往直前
    台北书展圆满结束
    亚洲周刊专访: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