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提出将雷峰塔遗址处理成全封闭地下层

标签:

【大纪元3月17日讯】雷峰塔遗址下的地宫在考古人员努力之下终于向世人洞开,而地宫文物出土后如何妥善保护,也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藏在地宫核心位置,150多公斤重的铁函自出土后一直存放在浙江省博物馆恒温恒湿、电子智能锁把关的库房内。据地宫考古队队长黎毓馨介绍,要打开铁函,首先要清除铁锈,然后根据铁函表面的情况,在不影响铁函外形和函内器物的前提下开启。

  此前,不少专家最关注也最担心的问题是:凭借现有的技术手段,文物出土离开地宫后能否妥善保护好。地宫中通常会有的珍贵文物,如瓷器、青铜器等,本身保护难度就很大,其中的有机质文物,如纸张、丝织品、木器、竹简等,一接触外界空气更容易发生碳化,造成的损失难以弥补。

  上海博物馆的祝洪范研究员是青铜器研究和保护的专家。他说,文物长时间埋在潮湿、缺氧的地下,已适应那种特殊的环境,并达到一定的平衡。一旦出土,环境改变了,这种平衡被打破,一些有机质会很快地干燥,青铜器则会起翘或产生粉状锈。所以在地宫发掘过程中,青铜器物一出土,就被放入专用的保湿容器内,此后的研究也会一直在温度湿度条件适宜的场所进行。

  虽然地宫没有盗掘迹象,但早年曾进过水,其密闭程度无法与一些古墓葬相比。地宫内文物遭水浸泡,不仅位置移动,青铜器物表面锈迹斑斑,有的还粘连在一起,铁函更是深陷淤泥之中。至于有机质文物,多已腐烂,有的还留有残片。像首先出土的那面五代时期铜镜,表面残留着几行墨迹,据徐苹芳分析,当时铜镜外覆有纸张,被水浸泡后纸上墨迹印到铜镜上,而纸张本身已不存在了。地宫内本来还应有一件皮质腰带,现在也仅剩下皮革残片和铜腰带扣。这次出土的60件文物目前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库房。

  这次地宫发掘也证明,采用清华大学的设计方案在遗址上重建雷峰塔,是可行的、科学的。而且,地宫进水的情况表明,如果没有全封闭的保护条件,遗址很难保存下去,而清华大学提出的方案,是将遗址作为塔的全封闭地下层处理,这更利于遗址的保护。


    相关文章
    

  • 雷峰塔地宫铁函开启纪实:我亲手打开了铁函 (3/16/2001)    
  • 雷峰塔铁函开启花絮:鎏金塔终于露面 (3/16/2001)    
  • 雷峰 雷峰塔 白蛇故事 (3/15/2001)    
  • 专家称雷峰塔地宫开挖是昙花一现 (3/15/2001)    
  • 图文:雷峰塔铁函开启鎏金塔及佛祖故事浮雕 (3/15/2001)    
  • 雷锋塔遗址发现数十条僵卧的长蛇让人想起白娘子 (3/15/2001)    
  • 雷峰塔舍利函中惊现罕见鎏金塔 (3/15/2001)    
  • 雷峰塔舍利函内文物通宵清理 鉴定结果即将公布 (3/14/2001)    
  • 详讯:雷峰塔地宫舍利函内是一座银色四角鎏金塔 (3/14/2001)    
  • 云上风: 雷峰白娘 (3/14/2001)    
  • 雷峰塔千年地宫:一谜未解又添新谜 (3/14/2001)    
  • 快讯:雷峰塔地宫舍利函14日晚被成功开启 (3/14/2001)    
  • 千年雷峰塔地宫舍利函成功开启 (3/14/2001)    
  • 快讯:杭州雷峰塔地宫神秘铁函将在今天开启 (3/14/2001)    
  • 雷峰塔地宫:59件珍贵文物 (3/13/2001)    
  • 雷峰塔开启悬念 地宫成了聚宝盆 (3/13/2001)    
  • 雷峰塔地宫神秘舍利函开启估计还要等三天 (3/13/2001)    
  • 地宫启封起铁盒 金铜罗汉无影踪 (3/12/2001)    
  • 先睹为快:雷峰塔地宫出土罕见龙纹佛像 (3/12/2001)    
  • 雷峰塔地宫开掘 发现珍贵文物 (3/12/2001)
  • 相关新闻
    先睹为快:雷峰塔地宫出土罕见龙纹佛像
    地宫启封起铁盒  金铜罗汉无影踪
    雷峰塔地宫神秘舍利函开启估计还要等三天
    雷峰塔开启悬念 地宫成了聚宝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