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谜辉煌揭晓——雷峰塔地宫开启始末(上)

人气 188
标签:

【大纪元3月19日电】大公报20日报道,随着雷峰塔千年地宫被发现,巨大的悬疑就在人们心头浮现,——地宫里究竟有什么?老百姓最关心的当然是白娘子。年年代代口耳相传的故事,在家喻户晓《白蛇传》中,塔下是那个为了爱情而被法海和尚镇入塔底千年的白娘子。

考古者则聚焦在佛祖舍利。他们相信的是历代文献资料。据《咸淳临安志》、《临安志》、《湖山便览》记载,公元975年吴越王钱倜之妃因奉藏佛螺髻发(即佛祖释迦牟尼的头发)及佛经而修建雷峰塔,并将佛螺髻发藏入塔内地宫。

究竟是美女还是国宝?这个千古之谜随着雷峰塔地宫的开启,特别是舍利函宝物千呼万唤始出来,在5天时间内,不到一立方米的地宫共出土了近70件稀世珍宝,让雷峰塔地宫从发现到挖掘到取宝犹如精彩的探险故事片,一环套一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整个过程如抽丝剥茧,塔倒了有遗址,清理遗址时发现巨石,巨石下探到地宫,千万双眼睛关注下开启地宫,千年舍利函出土,千辛万苦打开舍利函,里面是一座鎏金银质的金涂塔;透过金涂塔塔身镂空处,可以看到塔内放置着一个金棺。里面是否是吴越王钱倜供奉的佛螺髻发?

由于整个金涂塔做工精细,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考古人员将不打开这座金涂塔,原本是圆满句号的金棺,因为这个最终的悬念,而只能是:

……?

●西湖之眉

千年历史的雷峰塔一直极富神秘色彩,它建于吴越国鼎盛时期,地处西湖南岸的夕照山雷峰上,因此而得名。明代嘉靖末年,倭寇入扰杭州,怀疑塔中有兵丁埋伏而纵火,木构檐廊全毁,仅剩砖石塔心。塔身虽然被烧毁,但从此每当夕阳西下之时,暮色紫山,塔影横空凌波,令人心醉。残塔斜阳赢得了“雷峰夕照”之名,成为西湖十景中最特别的景观。在西湖之畔寂然孤立了四百年,由于杭州人盛传雷峰塔砖有辟邪作用,于是盗砖的人很多,塔基开始削弱。清末民国初,当局曾经筑墙护塔,但屡禁不止。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40分许,塔心终于倒塌,雷峰塔仅存遗址。

从倒掉的那一刻起,是否重建雷峰塔,如何再现“雷峰夕照”的景观,一直在民间、在政府、在海内外人士中争论不休。

两派都有声名显赫的人助阵,主张重修的以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为代表,早在1935年他就提出重建雷峰塔,在历次的争论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表示希望能尽快重建雷峰塔。大家认为“西湖是杭州的眉目、而雷峰塔是西湖的眉目,在整个西湖的立面构图上,雷峰塔正处在中心线上,少了雷峰塔,西湖就好像失去了什么。”

可是反对重修雷峰塔的声音也不在少数,当以著名作家鲁迅为代表,两篇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反对修塔振聋发聩,虽然当时鲁迅反对修塔是出于反封建的考虑,但到了近代也有文物专家认为,作为文物雷峰塔的珍贵就在于它的遗址,后人无论以什么方式,兴建的都是座新塔,这本身就失去文物的许多意义。新塔可能与人们原来想像中的雷峰塔有差距,留在人们记忆中雷峰塔只是一座塔心,这残旧的美是无论如何复制不出来的。

●重修之难

对于重建雷峰塔,浙江省政府、杭州市政府一直抱着相当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是重修雷峰塔耗资巨大,另一方面对这么一个历史上有深厚渊源的古老景点,如果一旦修复不好,反而弄巧成拙,将成为西湖的败笔。

在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来各方人士对雷峰塔的研究成果后,直到1999年10月,“雷峰塔景区建设工程筹建处”才正式成立,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来各方人士对雷峰塔的研究成果,以方案征集的方式邀请了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6家单位提交可行性方案,经过三轮的国内专家评审和杭州市民评议,最后确定采纳清华大学提供的设计方案。

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据雷峰塔重建总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郭黛旭透露,他们将在原址上方建起一座以钢管为主体结构的新塔,新塔的主要特点是“新旧结合”,即下面为遗址,上面建新景,这样可使“重建新塔”和“保护遗址”二者达到平衡。新雷峰塔的高度和原塔同为五层,但塔身大小可能会和原塔有所出入,整个工期将在一年半到两年之间,风格基本与南宋画家李嵩《西湖图》中的雷峰塔相似。

●藏谜之多

由于新塔建于遗址之上,发掘雷峰塔的遗址成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重任。据记载,雷峰塔原来总高50米左右,1924年倒塌后,76年来仅存底座3至5米的高度。2000年2月至6月,文物部门对雷峰塔遗址做了第一阶段考古发掘,结果仅在雷峰塔的回廊填土内就出土了600多件唐五代时期的石刻佛经,此外还有大量金、银、铜等质地的物品及与佛教有关的佛像、雕塑等珍贵文物被发现。

在此次发掘中发现了雷峰塔的许多秘密。雷峰塔的塔砖是专门烧制的,部分塔砖一面为捐助建塔者姓氏,另一面为佛像。塔倒后,人们发现塔砖的侧面带有圆孔,砖孔里藏有经卷。经卷是用小竹签做轴心,裹以黄绢经袱,再用锦带捆绑,插入砖孔内,用木栓塞住孔口。经卷誊写的是《宝箧印陀罗尼经》,开卷处写道:“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钱倜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塔砖,永充供奉。”它是中国雕版印刷的精品,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宋初木刻印刷品,雷峰塔的藏经方式独一无二。

可人们更关心的是地宫,因为自隋唐以后,中国的佛塔一般都修筑地宫,尤其是1987年,考古工作者从陕西法门寺地宫内出土了已封存1113年的释迦牟尼佛骨舍利及唐朝历代皇帝供奉的上千件稀世珍宝,成为轰动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而吴越国是我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之一,吴越国王钱氏三代笃信佛教,因此雷峰塔遗址考古队坚信,雷峰塔有地宫,里面应该珍藏着当时吴越国的国宝。

然而一期考古发掘一直未能找到雷峰塔的地宫。雷峰塔遗址考古队队长黎毓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隋唐以后,中国的佛塔一般都修筑地宫,用以供奉佛祖舍利及法器,但是由于雷峰塔倒塌时间较长,加之地理环境特殊,因此考古人员足足花了3个月时间,直到去年底才在遗址内发现一块重约750公斤的巨石。在探测雷达等高科技手段的帮助下,考古人员经过仔细勘测,认定这块巨石下面就是雷峰塔地宫入口!更令考古专家激动的是雷峰塔地宫没有任何盗掘痕迹,地宫的洞口就位于雷峰塔的塔心部位,距塔首层地面2.6米。洞口四周都是高达数米的塔身残体。地宫口用一块方型石板密封,石板上则压着巨石。

●开挖之争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常委、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原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毛昭晰教授公开表示: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反对挖掘雷峰塔地宫。

毛昭晰教授说,他本人一直反对挖掘地宫,在他任省文物局局长期间,浙江省维修保护了约二十座塔,真正挖掘地宫的极少数,如宁波的天封塔、黄岩的灵石寺塔,当时挖掘都有客观原因。挖掘地宫最大的问题就是文物的保护,因为一般地宫中都有珍贵的文物,如金银瓷器、经卷、丝织品。而含有有机物的文物如纸制品、丝织品的保护难度十分大,很容易对文物造成损害。

而浙江省文物部门负责人则认为,以对文物负责的态度,雷峰塔地宫的发掘正当时。即使不开启地宫,文物在地宫中同样也存在着严峻的保护问题。雷峰塔地宫的发掘与我们平常意义上说的帝王陵墓的发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像武则天陵墓这样的帝王陵墓比较大型,内部的构置也比较复杂,因此不仅存在着很大的发掘难度,而且事后的保护也十分困难,而雷峰塔的地宫则比较小,内部的构造也经雷达探测之后十分明了。他同时还强调,地宫与雷峰塔的底层仅2.6米的距离,这个深度也很容易受到自然等各方面的影响。这次进行的发掘均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文保部门将尽最大的努力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保护。地宫进水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发掘地宫的必要性。

●预言之准

在谈到此次开掘雷峰塔地宫的感受时,一名考古队员说:“我并不相信考古能成为万人瞩目的显学。这一回雷峰塔地宫发掘却大不同。类似紧张、艰辛的发掘,我们经历无数,而在千万双眼睛注视下、在摄像机包围中工作,却是第一回。”

3月11日雷峰塔地宫开启的消息,让全国各地的记者便闻风而动,齐聚在西子湖畔的夕照山上。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北京青年报》、《辽沈晚报》、《齐鲁晚报》、香港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等各地新闻单位的老记不下百人。浙江电视台和杭州电视首次对考古作现场直播。

虽然有专家对电视直播文物发掘现场的做法不甚赞同,此次发掘的首席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曾经主持过北京老山汉墓等多次大型发掘工作的专家徐苹芳倒是对电视直播相当支持,他坐进直播室当起了现场讲解员,在摄像机前他作过三个预测,后来逐一证实。

11时15分,覆盖在地宫上的石板被考古工作人员撬松了四个角,地宫口在11时17分露出了一条缝。一个铁函露出来,几乎占据了整个地宫三分之二的位置。已与“古董”打了近60年交道的徐老立即说,这应该是几重函,铁函内是金棺银椁,里面才是“佛螺髻发舍利”。

11点59分,雷峰塔地宫中的第一件文物出土,是一面圆形有铭文的铜镜,考古人员展示上面有“匠人倪成”的字样,坐在电视机前的徐苹芳十分肯定地说,正中还应有个一“官”字,表示这是典型的官府制式,可以外卖,“匠人倪成”是做这面镜子的人名,写上名字是为了保证质量。后来的事实证明预测十分准确。

徐老另一个预测让杭州人倍感兴奋,由于吴越国是杭州作为帝王之都的开始,吴越国王钱氏曾在西湖四周兴建了不少寺塔,如昭庆寺、净寺、云栖寺、韬光寺及六和塔、保倜塔、雷峰塔、白塔等,因此他预测这些寺塔下面可能都有地宫,这将是杭州的一笔巨大财富。

●白蛇之谜

在地宫挖掘的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市民关心的是白蛇的去向。《白蛇传》中白蛇被法海关入了雷峰塔下,1924年雷峰塔倒没见她的踪影,此次地宫开掘会否有她的消息?虽然知道这只是神话,可是此次地宫开启,有许多历史和传说交融的信物,带给人们无限的想像。

开挖前在雷峰塔遗址现场,工作人员还是发现数十条僵卧的蛇,虽说夕照山一带近年来人迹罕至,经常有蛇出没,但是在遗址现场出现还是令人们一惊一乍。

地宫中出土的60余件文物,除了与佛有关的,有很多是饰物、用具一类。如地宫中四周有4面铜镜,铁函里也有一面方形铜镜,镜钮上有丝带穿系;铜镜上置有鎏金银盒,金涂塔就放置在盒上;地宫中还有木梳、腰带片、玉龟、玉手镯、头饰等文物,如此多的镜子与饰物让人不由得联想起被压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娘娘。

专家们的解释有根有据,说镜子的正面(能照的一面)还带有四行墨迹,原有纸条盖在镜子上面,进水后化了,大致意思是“买来镜子供奉在塔里为全家人祈福”。铜质装饰上带有云纹,是象征吉祥如意的。文物专家还透露,雷峰塔的地宫和舍利函中都发现了制作精美的皮带,带扣完好,花纹十分精美,皮革已朽但可见痕迹,皮质好,上有银质镶嵌品。铁函中还有一些丝织品,此次考古特邀专家、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研究员介绍,这种丝织品是唐代产于绍兴的越罗,是一种与四川蜀锦齐名的著名丝织品,它的发现对研究浙江与丝绸之路间的关系有重大价值。


    相关文章
    

  • 雷峰塔舍利函中出土的玻璃瓶中国特有 (3/18/2001)    
  • 雷峰塔舍利函中 出土神秘玻璃瓶 (3/18/2001)    
  • 清华大学提出将雷峰塔遗址处理成全封闭地下层 (3/17/2001)    
  • 雷峰塔地宫铁函开启纪实:我亲手打开了铁函 (3/16/2001)    
  • 雷峰塔铁函开启花絮:鎏金塔终于露面 (3/16/2001)    
  • 雷峰 雷峰塔 白蛇故事 (3/15/2001)    
  • 专家称雷峰塔地宫开挖是昙花一现 (3/15/2001)    
  • 图文:雷峰塔铁函开启鎏金塔及佛祖故事浮雕 (3/15/2001)    
  • 雷锋塔遗址发现数十条僵卧的长蛇让人想起白娘子 (3/15/2001)    
  • 雷峰塔舍利函中惊现罕见鎏金塔 (3/15/2001)    
  • 雷峰塔舍利函内文物通宵清理 鉴定结果即将公布 (3/14/2001)    
  • 详讯:雷峰塔地宫舍利函内是一座银色四角鎏金塔 (3/14/2001)    
  • 云上风: 雷峰白娘 (3/14/2001)    
  • 雷峰塔千年地宫:一谜未解又添新谜 (3/14/2001)    
  • 快讯:雷峰塔地宫舍利函14日晚被成功开启 (3/14/2001)    
  • 千年雷峰塔地宫舍利函成功开启 (3/14/2001)    
  • 快讯:杭州雷峰塔地宫神秘铁函将在今天开启 (3/14/2001)    
  • 雷峰塔地宫:59件珍贵文物 (3/13/2001)    
  • 雷峰塔开启悬念 地宫成了聚宝盆 (3/13/2001)    
  • 雷峰塔地宫神秘舍利函开启估计还要等三天 (3/13/2001)
  • 相关新闻
    雷峰塔地宫神秘舍利函开启估计还要等三天
    雷峰塔开启悬念 地宫成了聚宝盆
    雷峰塔地宫:59件珍贵文物
    雷峰塔舍利函中惊现罕见鎏金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