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良心”陈方安生临别忠告:不要只顾北望

月底退休 临别诤言

人气 10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19日讯】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昨日发表任内最后一次公开演讲,在一个午餐会近一千名嘉宾面前,她再次坦然展示“香港良心”,向其后继者及十八万同僚发出语重心长的临别忠告: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实事求是的管治作风,以“向当权者直言进谏”为首要的基本职责,“即使是逆耳之言,仍直言不讳”。陈太在题为《抚今追昔 翘首明天》的演说中,回首近四十年的公仆生涯,她强调,坚持“忠言直谏”,任人唯才和政治中立,是公务员队伍建立互信的基础。她警告:若然公务员制度走向政治化,公务员藉阿谀奉承、讲究政治正确、揣摩上意或拍马屁而平步青云的弊端必然出现!

即将在本月底卸任的陈方安生,已表明不再恋栈官场,但对香港和国家的未来,仍倾注无限热诚。她对愈来愈多人将眼光投向内地、及过于关注香港与内地的接轨,而忘记了香港有异于内地及忽略与国际的传统联系,不无忧虑。

回首过去,陈太庆幸自己能成为香港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坦言希望“历史将会宽容待我”;而告别官场,陈太将“继续上路”,她承诺:如果有任何方式可促进香港和国家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她都乐意继续为香港和国家充当“说客”。这是她首次公开承诺担任“说客”的角色。

陈太的演辞共六千多字,以英文发表历时约半小时,演讲结束后,全场嘉宾站立鼓掌近一分钟。

陈方安生临别演辞-《抚今追昔 翘首明天》全文

陈会长、各位嘉宾︰

陈会长,首先谢谢你对我的热情欢迎。我很庆幸能成为香港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也希望历史将会宽容待我。我感谢各位出席今天的午餐会。当我的事业步向尾声时,能有如此机会与各界翘楚聚首一堂,实在荣幸。此外,我也想借此机会感谢在座各位与亚洲协会对香港的大力支持。即使在香港最困难的岁月,你们对香港仍然不离不弃,充满信心。亚洲协会在一九九○年于香港设立分会,就是最佳明证。

还有十一天,我便会从现有的职位上退下来,离开服务了三十八年七个月零两天的公务员队伍。能够在此刻获邀出席今天的午餐会,向多位来宾致辞,我深感荣幸。这将是我任内最后一次发表演说,也可算是临别致辞,但相信这并不会是我最后一次挺身维护香港的利益。

回首过往 希望保留哪些优势

每当我细想今天应该谈些什么,总有不少思绪掠过心头。我缅怀过去所经历的苦乐,重温多年来沧海桑田的变化,追忆峥嵘岁月中的波涛起伏,但浮想连翩,最后总因为念及香港战后的卓越成就而感到振奋,并为自己有幸参与其中深自称庆。

可是,在享用完这顿丰富的午餐后,我该如何于短短的时间内,把所思所想和大家分享呢?是应该抚今追昔,缅怀一番,还是追溯香港四十年来的发展,如数家珍呢?是揭露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或秘闻,还是就人们的臆测揭开真相呢?很抱歉,这些都不是我的作风。

我已决定一如既往,就我所关心的事情一抒己见。我之所以关心某些事情,是因为它们对香港市民、特区的前途,以至特区能够对国家作出的贡献,都至为重要。

简单来说,我想问问香港市民,特区有哪些可贵的信念,是他们希望捍和保留的?我想请他们仔细思量,相比于区内的竞争对手——包括上海等内地城市,香港的优势究竟为何?今天,我打算通过自问自答,说出自己心中的信念。相信在座每一位来宾,以至大堂外的任何人士,都不会因为听到我将要说的话而大感惊讶。在我担任公职的日子,我曾多次以不同方式,一再表明我所持守的信念。

不过,度过了近四十载的公务员生涯,我希望大家会容许我先缅怀一下过去的日子。最近我翻看了一些一九六二年的统计数字,发现我刚加入公务员行列时的香江岁月,与今日的情况两相对比,其中不乏有趣之处。

举例来说,一九六二年新界大部分地方仍然农田处处,居民随四季更替,过春耕秋收的生活,稻田上也常见水牛耕作。当时新界人口仅六十万。今天,狮子山以北共有九个现代化新市镇,高楼大厦林立,为三百四十万市民提供安居之所。在短短三十多年间,香港的市区中心已迅速转移,不复原貌。

一九六二年,男性的预期寿命为六十八岁,女性为七十五岁。时至今日,香港的男女预期寿命已分别延长至七十七岁和八十二岁。我们的本地生产总值亦在这数十年间增长逾一百五十倍,每年平均增幅高达百分之十四。人均生产总值则由一九六二年的二千六百一十九元跃升至去年的十八万七千一百零五元,增长达七十倍,每年的平均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二。一九六二年的访港旅客只有二十五万人次;去年到港的旅客则创下一千三百六十万人次的纪录。

最后,再多举一个与我攸关的数字比较。我还记得,我和霍罗兆贞于一九六二年受聘为政务主任,当时整个政务职系只有一名女性。时至今日,政务职系已有二百七十五名女将,而每五名首长级人员中,就有一名以上是女性。我们的主要官员中,亦有八名是女士。这实在是一大进步。这就是我所说的女权主义。

以上所谈,只是香港蓬勃发展的一鳞半爪。尽管我对于政府应得的称许从未谦让不受,但刚才侃侃而谈,目的并非吹嘘政府的成就。我只是实话实说,藉以指出不论我们有什么过失,也不论这些过失孰真孰假,我们在这过程中想必是做了某些正确的抉择,才能取得如此理想的成果。我素来深知香港的成就是由香港市民一手缔造的。他们大方宽容、刻苦耐劳、勇于创业、积极进取、大胆创新、高瞻远瞩、实事求是、灵活圆通——我为香港人这些优良的特质击节赞赏。

不过,我坚信香港政府这些年来建立了稳妥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立法制度,并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上,与市民达成合情合理的共识。减少干预是我们的管治之道,只有这样,才能为市民提供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追寻各自的梦想,为自己和家人实现愿望。

从许多角度而言,香港市民在生活中体现了自力更生的美德。他们从来不畏改变,善于转危为机。他们面对挑战非但绝不退缩,反而懂得乘势出击。

历史考验 香港崇尚法律精神

香港市民的卓越表现,自有其环境因素。我们经过历史的考验,发展出自由社会种种不可或缺的制度。香港崇尚法治精神,享有司法独立,政府廉洁负责,并由秉正无私的公职人员施政。我们的公务员队伍任人唯才,坚守政治中立的信条。在这个全球一体化、通讯发达、瞬息万变的年代,我的论调听来不免像老生常谈,但这些制度是香港繁荣安定的基石,无论潮流风尚如何转型改变,这些制度都必须维持不变。

我记得加入政府之初,曾与政务职系一位前辈聊天。那时我才二十三岁出头,但当天一席话,至今记忆犹新,并且对我影响至深。他说︰“安生,你要牢记自己加入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行列,在前人的努力耕耘下,政务职系享有极佳的声誉。身为政务主任,你的职责其实很简单。你必须怀自尊自重的态度,好好地为市民服务。记住,工作尽忠职守,处世刚正端直,两者兼备,缺一不可。”
现在我常以同一番话勉励年轻同事。

这并不表示公务员故步自封。几十年来,公务员体系不断转变,志切改革,过去三年尤然。我们不单在办事效率、生产力、工作文化、服务态度等方面取得显着改善,而且对贪污颟顸绝不姑息容忍,更重要的是,我们坚守开放透明的原则,乐于向市民交代。凡此种种,均建基于我刚才所述用人唯才和政治中立的基础上。公务员队伍的其他特质,均衍生自这些久的价值观。

是否这样便足以应付新纪元的需求呢?我们是否应该与时并进,另辟蹊径呢?处于二十一世纪,我们应秉持哪些价值观来管治香港,才能跻身世界先进之列呢?

去年一月,在本港举行的《世界一流公务员锦囊会议》上,享负盛名的英国历史学家兼政治专栏作家亨尼西教授清楚地解答了上述最后一条问题。亨尼西教授这样说:

——如能以任人唯才为聘用的原则,使受聘者以此为终身事业,则公务员在任何情况下均可落实实事求是的管治作风,并以向当权者直言进谏为首要的基本职责。

——与此同时,公务员必须恪守专业道德,坚持以公平而具透明度的方法筹措公帑,并以廉洁无私的态度,严谨地把公帑用于由立法机关核准的用途上。

我相信大家对这番话所描述的制度并不陌生,而我对它更是了然于心。这就是多年来香港公务员苦心经营而成的制度,它几经考验而屹立不倒,堪称此中典范,我能够成为这个制度的一部分,实在与有荣焉。

鼓励忠言 向当权者直言进谏

“向当权者直言进谏”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这是指掌握最真确的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并据此向上司提出最恰当的意见,即使是逆耳之言,仍直言不讳。我和同事们自入职以来,一直被培训和鼓励为忠言直谏的公务员,而这种作风,也促使上司、下属及同辈之间建立互信。

这种密切合作的处事方式,使官员之间的关系建基于互信,而非取决于个人或政治即兴的考虑,同时亦为公务人员提供充分的个人保障。他们大可表达肺腑之言,既毋须畏惧,亦不必承颜候色,因为即使提出最不中听的意见,他们也不必担心仕途受阻,或遭不纳忠言的上司贬调他职。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陈方安生告别演说后记﹕一件旗袍两种心情 (4/19/2001)    
  • 陈方安生私访温哥华 (4/12/2001)    
  • 陈太道别 (4/7/2001)    
  • 陈太坚持每周上一次普通话课 (4/2/2001)    
  • 陈太指公务员应为社会榜样 (4/2/2001)    
  • 疑因同情法轮功,三民主党员遭北京没收回乡证 (3/29/2001)    
  • 立法会否决提惜别陈方安生动议 (3/23/2001)    
  • 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换人 陈方安生迎新送旧 (3/21/2001)    
  • 脸谱:陈太积假近500日 (3/10/2001)    
  • 中国女性: 陈方安生公开场合爱穿旗袍 (3/6/2001)    
  • 陈太心中有憾 (3/4/2001)    
  • 陈方安生获选世纪女性 与希拉莉齐名 (3/1/2001)    
  • 陈太获选世纪女性 (2/28/2001)    
  • 英报告书:关注香港自由受侵害 (2/28/2001)    
  • 曾荫权民望达三年最高 (2/21/2001)    
  • 陈方安生“辞职”后更受欢迎 (2/20/2001)    
  • 曾荫权誓维护法治新闻自由 (2/16/2001)    
  • 传陈太将入主李嘉诚基金会 (2/15/2001)    
  • 香港七官晋升甲级首长 (2/15/2001)
  • 相关新闻
    传陈太将入主李嘉诚基金会
    曾荫权誓维护法治新闻自由
    陈方安生“辞职”后更受欢迎
    曾荫权民望达三年最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