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宽:大造论文与大炼钢铁本质无异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1月16日讯】1957年11月,毛泽东曾提出要在15年左右时间在钢铁等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的口号。

  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钢铁生产指标越提越高。北戴河会议正式决定并公开宣布1958年钢产量为1070万吨,比1957年翻一番,号召全党全民为此奋斗,开展空前规模的大炼钢铁运动。

  经突击蛮干,1958年12月19日宣布,提前12天完成钢产量翻番任务,钢产量为1108万吨,生铁产量为1369万吨。实际上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所炼300多万吨土钢、416万吨土铁根本不能用。

  这段故事已经写入了历史,在今天很多人看来简直荒唐到不可思议的地步。但它的背后逻辑很简单,就是想超英赶美。但人家百年建设的文明和制度成果不是这么容易赶超的,大面儿上比不了,于是咱们就来个单项突破,先追求在钢铁产量上来个超英赶美。

  而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种荒唐的逻辑,到了今天依然在重演,而且是发生在应该代表社会理智的高等学府。我看到朋友李铁的文章,他研究总结了中国学术界一系列怪现象。“2009年12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E分卷(被SCI收录)在其网站上公布,中国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讲师钟华、工学院讲师刘涛,两年内在该刊物发表的70篇文章存在造假,一次性予以撤销,并将该校列入黑名单。文章还表示,调查工作仍在继续,问题论文数量可能继续攀昇。”2007年,井冈山大学一共发表SCI论文144篇,其中116篇是出于这个《晶体学报》E分卷,其化工学院的教师几乎人人都在上面发表过论文。该杂志成了他们的一条财路,而他们就是摸透了一些国际期刊的漏洞,有一些低层次的技术工作,可以反复发表。

  而这并非孤例,2004年~2009年这5年间,黑龙江大学教授高山在《晶体学报》系列期刊上发表了279篇文章,平均不到一周就发一篇SCI文章。李铁追问:“高山教授确实没有留下造假之类的硬伤,但是,我们要问,如果发这样的文章没有学校的奖金、不能用来评职称,高山教授们还会这么干吗?他们这么干的动力难道真的是为了给科学做一些查漏补缺的工作吗?”这种靠论文数量评职称的情况在国家重点大学也一样是常规。

  这样中国的学术论文也确实快超英赶美了,据国家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国SCI论文数首次突破10万篇,总数为11.67万篇,较2007年增加2万多篇,位列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但问题是这些论文多像土高炉炼出来的铁渣疙瘩一样,质量低劣,当年大炼钢铁是为了炼钢铁而炼钢铁,现在这些教授们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据统计,从1999年到2008年,来自中国的累计被引用次数超过200次的国际高影响论文只有106篇。可见,这些数十万的论文中,真正对于学术共同体的认知和创新意义有多少。

  当年的大炼钢铁是毛泽东发动的,今天的论文发表超英赶美谁又是背后的指挥棒呢?新闻中披露,井冈山大学规定的是一篇SCI奖励5千元。这种激励其实在几乎大多数高校都有,而这背后又是谁奖励了这些高校呢?大家都可以想一想,去进一步追问。

  超英赶美何时了?荒唐知多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院士论文据报涉嫌学术造假
每日退党团队声明精选(2009/02/27)
美知名医师论文造假 全球数百万人服用
浙江大学副教授论文造假被开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