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由对抗网络封锁 谷歌事件恐升级

人气 87

【大纪元1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吴伟林综合报导)谷歌事件持续发酵。美国国务院15日表示,将很快向中国发出外交照会,表达对迫使谷歌考虑退出中国的网络攻击的关注。同时,中国官方则一方面表示没有接获谷歌关于退出中国的正式文件,另一方面则把舆论导向“谷歌要挟中国政府、美国干预中国事务”。观察人士对此认为,谷歌事件恐升级到政府及外交层面,将演变成一场互联网自由与网络封锁的较量。
  
周二(12日),谷歌通过官方博客宣布,由于在中国的服务器以及人权活动人士的账户遭到长期的网络攻击,并对中共要求过滤搜索引擎的不满,谷歌中国决定可能全面退出中国市场。
  
14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表示“支持谷歌的行动”,并强调奥巴马总统“强烈支持”自由使用互联网这一普遍权利。《商业周刊》引述美国官员的话认为:谷歌在中国遭遇的问题不是一家美国公司和中国的“单纯商业纠纷”,而是美国一项严肃的外交政策问题。
  
15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宣布,最早可能在下周初将就谷歌事件向中国发出外交照会,以表达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并要求中国提供信息,解释这一事件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他们准备怎么处理这一问题。”
  
同一天(15日),面对外界的询问,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则表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商务部和北京市商委仍未收到谷歌正式提出撤回在华投资或退出中国市场的报告,并表示“谷歌作出的任何决定,并不会影响中美整体的经贸关系”。
  
同时,中国官方媒体则把舆论导向“谷歌藉人权和言论自由,要挟中国政府”,态度强硬地声称:“任何外国公司想在中国发展,必须接受中国的法律、规定的限制。”同时指责美国在背后“明火执仗”,干预中国事务,等等。
  
观察人士认为,从目前中美双方的火药味看,谷歌考虑退出中国事件已经从企业行为上升政府以及外交层面,谷歌事件恐将升级。其问题核心是互联网自由与中共网络封锁的较量。


图:谷歌创始人之一、谷歌良心“不作恶”信条的守护者布林,很久以来对谷歌在华经营充满矛盾心理。(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谷歌良心”在中共打压中“煎熬”
  
据《华尔街日报》15日报导,谷歌声言退出中国的惊人之举,与谷歌创始人佩奇(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深度参与有关,在作出声明前,谷歌对这一决定酝酿了数周之久。
  
报导说,同布林交谈过的人表示,很久以来布林就曾向朋友和谷歌的同事吐露他对于在华经营的矛盾心理。在俄罗斯度过童年的布林,对政府过滤信息和内容审查有切身体会,所以多年来,布林一直是谷歌非正式的企业良心,及其“不作恶”(Don’t be Evil)信条的守护者。
  
据知情人透露,谷歌高层经过激烈商讨,最后,首席执行官施密特、创始人佩奇和布林一致认为,他们应当公开披露谷歌遭网络攻击的事情,加上中国方面要求过滤搜索引擎以及人权问题的措辞,并决定重新评估谷歌在中国业务运营的可行性。
  
事实上,谷歌遭到网络攻击由来已久,特别是其Gmail邮件服务有不少人权人士在使用。最近也是最严重的一次是,2009年9月1日,谷歌的Web邮件服务通信量超过了传输路由器的最大处理容量,导致了Gmail瘫痪长达100分钟。虽然谷歌没有发表导致容量陡增的原因,但外界一般相信,此为人为的网络攻击所致。
  
而在此前的6月中旬,谷歌中国遭到中国政府的批评,指谷歌在大量境外互联网上的淫秽色情信息通过该网站传播到中国境内,严重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并罕见地同时遭到官方新华网、人民网和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的“围剿”。而事后据网络专家调查,在中国官方指责谷歌“黄毒泛滥”的前后两周时间内,北京专门有人在谷歌上大量搜索淫秽词汇,人为制造“黄色谷歌”。
  
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的发展,给中国大陆网民了解真实资讯提供了条件,而自由信息的传播则是中共最恐惧的,打压谷歌是中共加强网络封锁的前兆。而谷歌今次表示要退出中国,被外界认为是“一种最无奈的控诉”。


图:1月1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罗西在华府表示,奥巴马政府将密切关注谷歌事件。(Ron Sachs-Pool/Getty Images)

网络自由向网络封锁宣战
  
在本次谷歌事件发生前的1月6日,美国参议员Luger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微博对抗恐怖》(Twitter vs. Terror)的文章,宣传美国国务院应该利用新网络技术,来为美国全球的“自由”推广运动而战。
  
1月7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国务院请吃饭。这是一场小规模的晚宴,规模虽小,来客却都是通讯科技界的重量级人物。客人名单上有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Twitter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 (Jack Dorsey)、微软首席研究与战略官克瑞格.蒙迪(Craig Mundie),以及Mobile Accord CEO James Eberhard,思科CMO Susan Bostron,纽约大学教授Clay Shirky,以及个人民主(Personal Democracy)创始人Andrew Rasiej等。

此次谷歌准备全面退出中国市场,被认为是“西方社会自由价值观与中共极权统治的碰撞”。外界预料,希拉里下周就网络自由发表演说,谷歌事件将更加引人关注。
  
其实,网络封锁与反封锁,自互联网诞辰之日起就是个热门话题,之间的较量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共由于惧怕自由信息的流通,近年来对网络封杀越演越烈,从“金盾工程”到绿坝,再到网络实名制,步步紧逼,收紧对自由信息的监控。
  
而作为网络自由的捍卫者,由法轮功学员、顶尖网络技术专家组成“全球网络自由联盟”研发的突破网络封锁软件则受到了中国大陆民众的推崇,纷纷使用破网软件,“翻墙”了解外面的真实资讯;而伊朗民众更是把这些突破封锁软件当作了解世界的“宝贝”。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美国大媒体先后发出呼吁,要求美国政府支持和资助研发破网工具,突破网络封锁。

分析认为,谷歌事件将吹响互联网自由与网络封锁之战的号角。


图: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6日在上海一个美国式的镇民大会(town hall meeting)中与被安排的“学生”对话。奥巴马直言支持互联网资讯自由,不赞成网络审查。(MANDEL NGAN/AFP/Getty Images)

  

“互联网总统”支持互联网自由
  
谷歌事件爆发后,美国政府官员,包括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以及众议长佩罗西都作出了态度坚决的反应,表示支持谷歌。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也强调,谷歌事件与网络自由与言论自由有关,而言论自由是美国的一项核心价值观。
  
奥巴马在去年11月访华期间,就直言支持互联网资讯自由,不赞成网络审查。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时,奥巴马强调,“一个社会资讯流通越自由,就会变得越强大,因为这样子,世界各地的公民能让自己的政府负责。”
  
奥巴马说:“我一向全力支持互联网开放使用,也大力支持不做任何审查。”“因为它迫使我听到一些我不愿意听到的意见,也迫使我审查我正在做的事情,每天都要审查。”不过,这些言论没有出现在中国官方的媒体上。而《南方都市报》专访奥巴马的文章更是遭到中共当局的封杀,报社高层也遭到撤换。
  
而作为互联网自由的受益者,奥巴马早在2008年竞选总统期间,就大量使用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以更深入和互动的方式建立起与选民之间的关系,吸引了大量的“长尾”和草根力量,获得选民信任,最终获得成功。奥巴马本人也被一些网民称为“互联网总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消费者抱怨连连 谷歌新手机蹒跚起步
Google开禁后 搜索“中国”展现大量中国过渡政府消息
欧盟政要支持谷歌拒绝中国网络过滤
美国即将对华正式交涉谷歌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