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人类文化资产黑金城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11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雅陵圣保罗11日专电)黑金城是巴西历史艺术观光重镇,1981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封为“人类文化历史资产”,同时,它也是巴西国内开采矿工业的聚集地。

黑金城(Ouro Preto)位于巴西东南部米纳斯州(Minas Gerais)海拔1050公尺的山区,夏天气候温和,冬天平均摄氏10度,城市周围由风光明媚的伊达格洛米州立公园(Itacolomi)环伺,山顶标高1891公尺的伊达格洛米峰正是古城的地标。

相传17世纪末,葡萄牙骑士队深入巴西内陆寻找黄金和宝石,行至黑金城近郊时,在德里布伊河底发现黑色的硬石头,后经证实为黄金,因为表面裹了一层氧化铁,故有“黑金”之称,黑金城正是由此而来。

古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经过了300多年,历史中心的建筑群仍保有18世纪的风貌,房屋结构仍以石头、土块和木条为主,延着弯曲、陡峭的窄巷,一栋挨着一栋兴建。

黑金城也是1789年巴西发生米纳斯独立革命起义失败的地方。传说义士首领基拉甸奇士(Tiradentes)在里约遭凌迟处死后,斩首示众,头颅就被挂在历史中心的基拉甸奇士广场,后人予以立碑纪念,其他义士则被流放非洲或上了吊头台。

广场上有两座主要建筑物,一座是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设有米纳斯起义失败烈士的陵墓,并收藏巴西重要文史资料。另一座是矿石博物馆,馆内收藏逾2万300种世界各地的矿石样本,从原石到经人工琢磨过、甚至陨石以及从月球表面采集到的石块都有,让人目不暇给。

革命烈士纪念馆右边是1766年兴建的卡摩圣母院(Carmo),圣母院右侧别院则是值得一看的神台博物馆,馆内展出巴西殖民时期,特别是米纳斯民间社会的信仰神台。

为了达到一种“伟大”的视觉效果,中世纪巴洛克教堂的建筑均为船坞型,即屋顶较地基宽2至3公分,所以支撑墙壁的木条架构其实是倾斜的,从下往上向两边弯开,抬头看时就会衍生出一种伟大崇敬的心理,觉得自己好渺小。

巴洛克风格教堂除了在主圣坛设置圣母像外,两旁也多设3至4座供奉其它保护神(圣)像的神台。以内部最金碧辉煌的碧拉尔圣母院(Pilar)为例,由于它是主教堂(Matriz),接受各方信众朝圣膜拜,弥撒则分开在不同时段和特定的神台前举行,由神父背对着信徒,以拉丁文主持。

可以想像的是,当时巴西社会听得懂拉丁文的人,寥寥无几;所以比神父的言语更直接打动信徒的是教堂建筑、壁画和神像雕刻。

黑金城在殖民时期兴建的教堂,大大小小约有20余座,除卡摩和碧拉尔圣母院外,圣佛兰西斯科教堂(Sao Francisco)最富盛名。游客在欣赏黑白混血雕刻大师阿雷贾基尤(Aleijadinho)的作品之余,还可在教堂前的市集选购具当地特色的手工艺纪念品。

黑金城以开采金矿出名,其中最有名的是巴沙坚矿坑(Passagem)。巴沙坚是巴西最古老且保存较完整的私人工业开采式矿坑,1819年由某德国家族开始运作,之后易主3次,每次都是外国人,至1927年才转卖给一个巴西家族营运至1985年,巅峰期曾雇员3000人,开采出近30公吨的金矿,估计更底层的地方还有80公吨左右的矿藏。名义上,这座矿坑虽已停止运作,实际上仍续有小规模采矿作业。

除了巴沙坚外,黑金城内外还有大大小小逾3000处矿坑,有的只有2、3公尺深,目前多已被杂草覆盖。另外还有Chico Rei和Fonte do Bem Querer两处坑道较长、且开放参观的矿坑。

第一处矿坑于1888年停止采矿作业,全长1500公尺,为黑人家族所有。第二处矿坑长约1800公尺,是黑金城地区最古老的矿坑之一,有300多年的历史。坑道内还可看见金沙,石壁上的坑洞是黑奴过去用来摆放蜡烛和保护神像的地方,极具特色。

要想好好认识黑金城,绝不能只是走马看花,因为它的每一个转角都潜藏着一分美的惊喜。在城内观光的最佳方式是步行,不过要有心理准备,因为用石头铺设的街道巷弄极其陡峭。

相关新闻
人籁论辨月刊创刊周年探讨人类文化资产
亚马逊大坝工程 巴西批准兴建
巴西阿提巴亚鲜花草莓节登场
巴西圣保罗饮食文化乡土味浓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