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万市民反对拆尖沙咀巴士总站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香港民间团体“尖码之声”昨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布“一人一信”行动的结果,与及发表《争取保留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交通及旅游规划研究》报告书,有超过一万市民签名要求政府立即停止拆卸巴士总站计划。

“尖码之声”于10月底起发起一人一信行动,反对刊宪公告及要求保留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直至12月18日晚上,总共收集到逾11,400封市民签署的一人一信,数量比去年6月政府第一次刊宪时收集到的 5,100封反对意见书增加逾一倍。尖码之声旅游研究小组林鸿达说,“可以很肯定市民对于争取保留巴士总站、反对政府去拆卸巴士总站的声音是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在这里呼吁政府,聆听一下并回应市民的诉求,尽快宣布撤除拆卸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的计划。”

拆卸或违联合国旅游宪章

另外,“尖码之声”发表《争取保留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尖沙咀交通及旅游规划研究》报告书。研究结果指出,政府提出将巴士总站改建成“露天广场”,不单破坏巴士总站的历史价值、严重影响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和公共空间,更根本无助旅游业发展。报告更指出,计划有可能违反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于1995年发表的《可持续旅游宪章》,因此不排除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作出澄请申诉。

林鸿达说,在文化方面,“整个规划过程要对本土特色的文化进行保留或是如何去彰显本土特色的文化,但是拆卸巴士总站就完全作出破坏。”社会方面,“我们做的调查每天大约有四万人次使用这个巴士总站,拆卸巴士总站就影响到香港市民的生活,也就是抵触宪章的精神。”在经济方面,“单是天星小轮已经表明它的客量会下跌11%,甚至更多。还有对星光行、海运大厦一带的商户、在码头外面的布板,他们的生计和生意会受到什么影响。”最后在环保方面,“车流的增加,阻塞的问题,衍生的汽车排放的废气和噪音的问题,都会增加。”

保留总站彰显本土特色

报告指出,保留巴士总站对本港旅游业长远发展有利,促请港府与天星小轮合作,作出进一步推广香港旅游业的安排。

尖码之声历史及文化研究小组徐启荣强调,保留这个地标不是只是为了怀旧,而是有实际的功用,“除了加强市民的归属感,令到这个地方保留原真性,有原真性的地方才能发展深度旅游、文化旅游,如果这些拆了它,而去建一个由天而降的广场,其实这个就好像搞一个金紫荆一样完全没有意思,以后不喜欢的时候,外国人一来一看就看穿了,这是假的。”

政府于10月22日刊宪,为计划展开拆卸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一项前期工程项目-梳士巴利道/广东道交界兴建回旋处,进行咨询。该项工程会将巴士总站入口道路永久封闭,意图制造既定事实,以将巴士总站拆卸。
团体建议政府将“露天广场”计划移师至红彰显本土特色磡湾海滨,可增加附近地区的大型休憩用地,并将已经落成的尖东(么地道)巴士总站改为旅游巴士停车场。他们又建议政府参照台北、伦敦等地以摩天伦成功推动旅游业的例子,尽快落实海运大厦在2002年提出兴建摩天轮的计划。◇

相关新闻
罗冠聪母亲公屋被房署收回
香港大成小学2026年将停办
港氢能发展策略︱谢展寰:明年上半年提修例规管
港私营露营场地4成疑违规发展 消委会促监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