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猫缆停摆伤形象 危机处理大意不得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7日报导】缆住商机专题报导(4)(中央社记者陈俊谚台北17日电)台北市政府兴建猫空缆车,盼带动观光与周边产业。但1 场台风淘空缆车塔柱边坡土石,北市府未能及时应变、对外说明清楚,导致猫缆停驶成为烫手山芋,凸显危机处理的重要。

猫空地区观光茶坊林立,每逢假日涌入大量人潮、车潮,但当地道路多为狭窄产业道路,加上停车位不足,假期塞车成为家常便饭。

北市府决定从“空中”解决猫空交通问题,民国94年起开始兴建北市第1座兼具大众运输及观光休憩功能的高空缆车系统,并盼借此发挥串联台北市立动物园、指南宫等不同景点的功效,挹注当地观光资源,促进地方繁荣。

这条耗资新台币13亿余元、总长4.03公里的缆车,在96年7月4日正式启用首日就吸引破万乘客,通车3 个月内更一举超越百万人次搭乘,不但带动猫空当地商机,邻近缆车起站的动物园也受益,参观人数成长近7 成。邻近的台北县深坑乡也受惠于猫缆热潮,许多游客顺道到深坑吃豆腐,让老街生意更加热络。

不过,猫缆通车后大小状况不断,根据台北市议员赖素如当时统计,通车以后3 周,停驶就已超过百次,甚至还发生数百名乘客在炎炎夏日受困车厢、滞留空中数小时的事件。

真正给猫缆致命一击的则是97年9 月底袭台的蔷蜜台风,豪雨造成猫缆T16 塔柱下方大面积边坡崩塌,由于土石滑落、塔柱基座裸露等景象震撼社会,附近社区居民与部分北市议员强烈要求猫缆停驶、迁移。

然而,北市府第一时间宣示“基座安全、照常营运”,舆论均质疑北市府应变失当。北市府过了数日后,才又宣布猫缆停驶、委托专业技师评估,但整个疑虑氛围已然成型,纵然相关技师公会鉴定报告建议迁移塔柱,也没法止住社会后续质疑声浪,后来监察院还纠正北市府,指危机处理有问题。

北市执行塔柱迁移、边坡补强已逾1年,但猫缆复驶日期仍未确定。北市当初因危机处理不当,反使这项当初台北市长郝龙斌看重的施政成果,成为对手攻击箭靶,猫缆建成至今所引发的各项争议与危机处理,都足供其他已有或有意兴建缆车的县市做为借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