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也见民工荒 中国人口红利渐失

人气 1

【大纪元2月20日报导】(中央社台北20日电)安徽是中国民工输出大省,常年外出打工农民工约1200万人,但大陆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用工荒”近来也蔓延到安徽,并日趋严重。

专家说,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用工荒成为普遍现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丧失优势。

香港文汇报报导,安徽省阜阳市是中国有名的民工输出地,每年外出打工者超过200万人。

阜阳市政府2月初举办第三届返乡农民工招聘会,吸引160多家企业,提供近3万个就业机会,其中近半数是阜阳当地企业,外地企业则来自江浙、合肥等地。

阜阳市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表示,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不断向大陆内陆地区转移,阜阳及安徽经济发展日趋活跃,民工返乡就业和创业者不断增多,民工长期单向流往城市的格局被打破,呈现出双向流动、双向就业的新局面,显示劳务输出已进入“分水岭”时期。

同时,近来到阜阳投资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越来越多,劳工需求不断攀升。

一位企业负责人说,企业招工困难,因此要抓住新年前后大批打工者返乡的机会。

阜阳火车站是大陆4大民工输出源头车站,每年新年过后发送旅客约15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民工。

阜阳火车站工作人员说,今年春运期间,阜阳站预计发送旅客175万人,其中高峰期每天可达10万人,主要方向为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

不过,据阜阳站调查发现,铁路客运市场总量虽然持续成长,但阜阳外出务工总量反而减退,主要原因是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当地企业用人需求旺盛,大批民工放弃外出,选择在原地就业。

此外,外出打工的大陆年轻人抱怨薪水低、环境差、时间长,这群“80后”(1980年及以后出生)年轻人不像父辈吃过苦,也不再像父辈那样节衣缩食。

在阜阳城区的大街上、车站等交通枢纽,到处可看到“昔日打工须外出,今日就业家门口”的宣传标语,打动众多打工者。

大陆专家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用工荒正成为大陆各地普遍现象,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丧失优势。企业和雇主应加快技术和产业升级,并提高民工薪资待遇,以减缓用工紧张局面。

相关新闻
大陆每年堕胎数达1300万例
中国每年至少1,300万胎儿被流产
亲身经历:东莞民工荒的真实原因
【热点互动】中国再现“民工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