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社会化 异花授粉精髓

专访印尼NABIL奖基金会创始人汪友山

广推“异花授粉”普世价值为族群和睦孜孜不倦 冀“求同存异”世代永存
font print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6日讯】(大纪元记者谢梦涵印尼雅加达报导)在印尼华社圈子里,汪友山硕士这个名字可说是家喻户晓,他的名字和“落地生根”“求同存异”“殊途同归”等名词一样响彻在印尼土地上。


2009年NABIL AWARD得主,印尼华裔欧阳春梅(左三)、陈玉兰(左四),和澳洲查理斯.柯柏尔博士(左五)。左一、二是创会人汪友山和林美莉伉俪。(摄影:黄家念/大纪元)

1998年5月暴乱发生后不到一年,1999年汪友山在各方友好的推崇下,创立了“印尼华裔总会”Perhimpunan Indonesia Tionghoa(简称INTI总会),他同时也担任了该会的首位总主席,在他任职的7年当中,他普及了世界价值观,获得大小城市各阶层的广大华裔们的肯定,纷纷表态加入队伍成为分会,INTI举办了无数次的学术性讨论,和其他华团组织进行座谈,目的为寻获种族和睦共处、消除仇恨而努力不懈。

带领INTI实践普世价值观

第一志愿学医,却因特殊原因考不成,而改学药剂系的印华总会首任总主席汪友山,在任职期间,大力倡议“落地生根”概念,一改老一代“落叶归根”的旧观念,汪友山的理论很简单,既然“生于斯、长于斯”,就要心向印尼祖国。汪友山鼓励更多的华裔走出恐惧、了解主流社会,暂时抛下负面阴影是建立良好互动的桥梁。印华总会举办了无数次研讨会、讲座会等,针对族群平等、和睦相处议题,希望能找出不和谐的原因,从而纠正它,才能消除摩擦,华裔才能世代安居乐业。

今天有不少华裔从政,当上了议员,气氛轻松了,歧视正逐渐消除,华裔开始了新一段的发展,有更大范围展现才华。这个成绩,不能否认与印尼华裔总会的长期努力,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不无关系。

汪友山于2005年离开印尼华裔总会,2006年8月1日,印尼国会出台新版国籍法(第1 2号法令),废除在印尼出生的华裔等非土着居民在国籍问题上面对的种族歧视性条文,这长期困扰印尼华人的最大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印尼NABIL AWARD基金会创始人汪友山(摄影:黄家念/大纪元)


印尼NABIL AWARD基金会创始人汪友山(摄影:黄家念/大纪元)


NABIL“异花授粉”又一世界价值观

2006年9月30日,汪友山和夫人林美莉,联名创建了民族建设基金会Nation Building简称NABIL。汪友山的“异花授粉”哲学也同时被广泛介绍,其简意为族群之间取长补短,良好互动以达到和睦共处。汪友山相信,族群之间通过真诚,互相取长补短,即使有误会也会缓解,没有先入为主或偏见,就能减少极端,甚至严重伤害到某族群的冲撞。这是汪友山努力要达到的新印尼文明社会。

NABIL的简介做的很精致,里面说成立的目的是要参与印尼民族的建设。它的活动领域,宗旨和目标,立场非常鲜明:
(一) 积极参与发展民族建设领域的活动,增进与提高各族群之间更和谐的关系。
(二) 民族建设基金会以知识就是力量为信念,通过教育和研究,科学地推进和发展民族建设的理念。
(三) 推进和提高民族建设过程,以平等和人性的基础,朝向建立文明、高尚、团结、巩固与和谐的印尼民族。
(四) 努力有效的,彻底的,永久的解决殖民时代遗留下来的所谓“印尼华人问题”。
(五) 发展和持续印尼华人文化和其他族群文化的交融,不论是已经存在或者将是要产生的,塑造多元化、进步和更优秀的印尼文化。

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

汪友山读完中学后,就在万隆科技学院主修药剂系,汪友山的兴趣是非常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都有兴趣去探索,他总是抱着一个探险家的心态,对新的事物进行了解。汪友山也透露,每天早上三、四点他就起来阅读,这个日常的习惯已经坚持了很久。

细心观看,汪友山从华裔总会,到现在的民族建设基金会,所奉行的是“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概念,他的世界观,从NABIL的基本纲领,可以看到汪友山的心胸和抱负:
(1)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宣传正确的现代民族主义,拒绝肤浅和狭隘的种族民族主义。
(2)在经济领域:支持扶助理念;为朝向推动均等,为国内私营建设各省的自治地区经济搭桥。
(3)在文化领域:宣传和推动各种文化的交融理念的实施。
(4)在社会领域:推动建设文明、先进、公正、繁荣和福利的社会。
(5)在教育领域:推动进行文明、高尚的教育,通过教育以科学和有素质的研究思维方案塑造优秀的人才。

播种诺贝尔奖精神内涵

民族建设基金会的理念是普世价值观,这和汪友山的背景和家教有直接关系,汪友山说,他是在多元文化的环境生活长大,他在年轻时的一段经历,证明多元化思维还可以化险为夷。60年代他就读在万隆科技学院药剂系,年轻的汪友山经常帮助同学印刷讲义,外国书籍在当时是很缺乏,他就向教育部申请赞助,进口最适用的相关书籍,长期这样做,整个药剂系对汪友山的无私和开明,无不赞叹,就这样,1963年5月10 日的排华骚乱,汪友山就读的药剂系得以幸免,完全没有遭受破坏。这件事情,给了汪友山很大的启发。

汪友山不否认血液里流着的中华血缘,但他不希望这种情被愚昧渲染,因此带来伤害,现实中印尼华人身处囹圄、受歧视,必须华裔自己去争取,用智慧才能达到真正的“求同存异”。

当记者询问NABIL以后是不是也会做成类似诺贝尔奖,虽然汪友山没有直接承认,但是,汪总主席只打插一句,说NABIL是阿拉伯语,意即等同于英语的NOBLE。

尽管NABIL的基础都打好了,汪友山谦虚的说,他自己并没有过多去想NABIL以后会做到什么程度,甚至会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他冀望印尼社会能够真正的心态成熟,每个人如果都掌握足够的知识,印尼社会才能真正改变。

今年迈向74岁的汪友山从不停止探索知识,他指指桌面上一本厚厚的书,向记者说,那本书写的是政治家治国的理念。他翻了一下书本,看到他在看过的页面做了标记,而且,他把每一个重要的章节都做了笔记。他兴叹,时下只看到有无数个政客进殿堂,而真正的政治家,能治理国家的有志之士,却在门外做旁观者。

人文科学社会化

NABIL参与民族建设的具体表现,是每年一次颁发“民族建设”奖,由一个有威信和有诚信的社会名流组成的评议委员会来甄选获奖者。甄选对象是在科学研究领域进行研究、出版学术作品其他活动,对发展民族建设进程有重大贡献和对公众有启蒙作用的人,在他们当中将寻找努力改善印尼社会的华族地位,意即从过去到现在活动在其他领域与民族建设面对的挑战有关联的人。

2007年NABIL奖得主是法国女学者Claudine Salmon。2008年由德国女学者Mary Somers-Heidhues 和现为新加坡公民的印尼华裔廖建裕所得。2009年得主有3位,两位印尼华裔女学者:82岁的欧阳春梅和80岁的陈玉兰,和72岁的澳洲学者查理斯.柯柏尔博士。

NABIL也将协助出版与民族建设有关联的科学与人道主义内容的书籍,由民族建设基金会专家委员会甄选,比如国内几个高等学院存档的硕士和博士论文,由于缺乏经费或出版者没有兴趣出版,以及专家委员会认为适合出版的书籍。除此之外,民族建设委会也将对民族建设进程有益、适合加以推广的外语著作翻译成印尼文并出版成书。

汪友山相信,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就有更高的文明,社会才会稳定。

尊.李获民族英雄 提升华裔地位

政府每年通过社会福利部属下的中央英雄辅导组织,甄选和裁定国家英雄,在纪念英雄节环节活动宣布与颁发勋章。由汪友山推选的海军背景尊李(John Lie),经过6年的努力,最终通过审核委员会,被国家定为英雄。2009年11月9日,尊李正式被授予国家英雄的最高荣誉奖章。当天仪式在雅加达国宫举办,尤多约诺总统亲自主持,奖状和勋章由尊李遗孀Margaretha Dharma Angkuw代领,而陪同Marga retha领奖的人,正是汪友山。

汪友山的努力早在2003年就已开始,他与友人收集与尊李有关的资料,很细心的咨询相关条例,按照条列说明去做,汪友山说,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主流社会,了解华裔在国家建设当中的参与,以及发扬尊李正直无私的行为,给后人留下一个学习榜样。按规定,民族英雄的事迹要结册成书。汪友山说,这本书,他交给一位回教学者去写,而被写的主角尊李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汪友山指,这就是“异化授粉”的实践,大家互相尊重,没有歧视,没有偏见,就不会有矛盾。

教育错在制度 不专就不精

对本国的教育,汪友山有独特的见解。他说,我国独立才64年,被荷兰殖民350年,而美国已经独立了几百年,殖民制度下培养出来的人们,从思想上、思维上,还没有成熟,仍然离不开殖民心态。虽然我们早期的领袖们是受荷兰式的教育制度,就个人的水平和素养,的确很高,可是,个别高素质的人,未必能做出适应于印尼社会的教育政策。

汪友山说,目前他把药厂交给儿子管理经营。儿子上阵就请来很多硕士员工,父亲问儿子说,我们是要开药厂,又不是要制造炸药,中学毕业生就可以了,那么多硕士请来干什么?儿子回答说,爸爸,我发现,只有硕士(的程度)才能做好我要做的工作。事实证明儿子的经营政策是对的。如今,汪友山的制药企业吸收了一万名职工,去年全球面临经济危机,汪友山的药厂反而增加员工,事业没有遭受影响。
汪友山开玩笑说,如果他是教育部长,他一定下令限制烂造新大学,改建专业学校,让每个人备有独立谋生的技能,护士也好、司机也好,工作不在高低,人家是看你专不专业,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劳工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些劳工都不专业,而没有政策来改善这个缺陷。本来应该是中学生来做的事,中学生却做不来,只好请硕士来替代。

鼠年出生的汪友山向记者说,最大的喜爱就是阅读,在过去的社会是很普遍的,他说,他的家庭是受荷兰式的教育制度,接受西洋文化的熏陶,荷兰人非常重视阅读,以前的印尼高等学校,都是荷兰人当校长、校董,当时规定要毕业的中学生,必须先阅读完35本世界名著。以此推理,荷兰人的中学毕业生的水平,也许相当于印尼的博士生吧。

这个制度现在看不到了,也鲜为人知。他曾经和专家们讨论这些事,他说,现在的专家都很可怜,水平比较好的,只“专”于自己的小方块,周遭以外的一切事物,他们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搞经济的,他就对文学很陌生,搞政治的,对经营一窍不通,他们的思维天地就是这么狭窄。◇


—————————
汪友山硕士简介
出生:1936年9月30日于苏拉威西中部Tinombo市(第二代侨生)
学历: 1965年毕业于万隆科技学院药剂系(相等于硕士)
社团:民族建设基金会创会人
Pharos Indonesia, Century Health Care, Novell Pharmaceutical Laboratories, Daya Sembada Swadarma创办人。
印尼华裔总会创会人兼首任总主席
苏拉威西锡江市哈撒努汀大学客座教授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台湾是少数赴印尼旅游需要签证的国家之一,日前印尼无预警调涨签证费,造成旅游业与消费者困扰,旅行公会今天召开记者会表示,此举是对台湾不友善,新增费用造成困扰。
  • 印尼全国至少有3万人,今天藉新政府上台百天时机上街示威,对执政当局提出不同诉求,其中指责尤多约诺总统施政失败,并要求他引退。
  • 在印尼总统尤多约诺第二个任期就职满百日的今天,数千名示威者走上街头,抗议尤多约诺没有履行肃贪的承诺。
  • (大纪元记者华查、谢梦涵印尼雅加达报导)2010年1月28日,是尤多约诺蝉联印尼总统宝座百日施政的日子,和去年获得蝉联时的情况不同,此次的百日施政,却是来自全国的示威,围剿现政府,以示不满。
  • (大纪元记者谢梦涵印尼雅加达报道)由中国书法、水墨画和西洋油画三种艺术组成的“千岛放歌书画师生展”,从1月29日到31日为期三天,在雅加达史纳延城市超级大商场六楼展出。特别嘉宾全宝集团总裁梁世桢夫人李丽英为展览开幕剪彩。
  • 印尼东部阿鲁群岛附近海域一艘高速游艇沉没,船上35人,有31人下落不明,凶多吉少。船上约24名中国人为当地渔业公司工作。
  • (中央社泰国罗勇1日法新电)美军今天展开太平洋地区最大规模军事演习,与泰国、日本、印尼、新加坡及新加入的南韩进行年度训练。
  • 桃园县杨梅警分局2日上午破获一个人口贩运集团,救出10名印尼籍女子,警方是在月前接获一名女子的求救电话,经过布线埋伏,终于逮到14名嫌犯。
  • 贾贾普尔县(Jajpur)位于印度东部的奥里萨邦。在过去75年来,该县一名男子一直在树下义务教导儿童读书和识字,而且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他致力于教学的热情与精神感动了人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