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的故事】

【新纪元】中古世纪的粉彩梦幻小镇 捷克古城特尔奇

意文

人气 46
标签:

【大纪元6月9日讯】特尔奇是那种一上午就可以逛上两圈,但待一个月都不想离开的地方。她小巧,但满载丰富的艺术。值得受人赞叹的宝物,原因都不只是表面的技术,而还有其净化心灵与信仰的文化在其中。

位于布拉格到维也纳的国王大道的中心点特尔奇(Telc),在近五百年来,这个只有七千人的小镇未受一丝破坏,从一九四五年的一张照片中足见一丝端倪。因此一九九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以文化遗产第一项与第四项标准,让特尔奇入选世界遗产,并赞誉为“人类的经典之作”。其建筑艺术瑰宝,令捷克政府颇感自豪。

小镇源起 感谢上苍

特尔奇小镇的诞生,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可循。后世历史学家们,同意承认摩拉维亚民间传说所载的建城的历史。约在西元一零九九年间,当时摩拉维亚统治者奥托二世与捷克的布莱提斯特拉夫公爵,在特尔奇地区进行过一场交战,奥托二世大获全胜。为感谢上苍,便在五百七十公尺高的战场边建了座小教堂以示感恩。奥托二世经济状况好转后,又将小教堂翻建成为一座大教堂。自此以教堂为核心,慢慢发展出一个小镇,特尔奇就这么开始了自己的历史……

与捷克其他的地方不同,特尔奇没有宏伟的城堡、奢华的宫殿、高耸的教堂,她的美在于一栋栋造形都不同、精巧华美的建筑物,完好地保存了中世纪中欧市镇的旧貌,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的主题乐园之中。

走过通向城里的小木桥,穿越霍尼尔城门(Horni brana),特尔奇四周为乌利斯基(Ulicky)、斯坦普尼斯基(Stepnicky)、史塔罗媚史凯(Staromestsky)三个人工挖掘深度超过三公尺深的小湖环绕,在城堡和广场之间,筑有一道一公尺厚的坚固城墙,捍卫城堡。南北两座城门,走进南城门直通广场,进城之后眼界豁然开朗。


霍尼尔城门。

古朴典雅 萨哈利亚修广场


萨哈利亚修广场以大石板铺成,特尔奇的一切围绕着广场展开。

萨哈利亚修广场(nám Zachariáše z Hradce)以大石板铺成,特尔奇的一切围绕着广场展开。一栋栋文艺复兴、巴洛克、哥德式风格各异以拱廊相接的华丽建筑罗列在广场两旁,每栋都有自己的编号。古朴之中散发出秩序和典雅,算得上捷克最美的广场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艺术主要特征——“山形墙”,就属特尔奇保留得最完整。

一栋栋文艺复兴、巴洛克、哥德式风格各异以拱廊相接的华丽建筑形成“山形墙”,就属特尔奇保留得最完整。

山形墙位于建筑的最上层,有如一顶三角形的大帽子,端正地戴在每座建筑的头顶上,其装饰性大于实用性,是广场上古宅的最大的特点所在。

而古宅的底层都有拱门走廊,串联在一起便成了环绕广场的长廊,既整齐美观,又具实用性。几百年来,长廊里开着饭馆、酒馆、菜场、商店,未曾改变,唯一改变的是,商品的销售对像现在是来自世界各地络绎不绝的观光客。

尽管古宅有不同建筑风格,很难说出各自的年龄,但留意拱门走廊就不难发现其最初的身份。诞生在文艺复兴前的拱廊,是花岗石建造的并有哥德式装饰;巴洛克风格比较容易辨认,尽管表现得含蓄,但还是无法掩盖其雍容华丽。

粉雕古宅 彩绘神圣故事

广场上第六十一号古宅,一五三二年曾住过名叫麦克的镇长,一五五五年镇议会长买下后改装成现在的样子。它的整面外墙上都绘满了花纹图案和《旧约圣经》中的人物。精美的花卉人物都是黑白二色绘制,细看会发现它们外表凹凸不平,是用粉雕(Sgrafitti)装饰而成的。“粉雕装饰”黑白二色最常见,工匠们用黑白两色的湿灰粉涂抹外墙,然后在上面刻出各种图案,干燥后就成了外墙装饰。这种建筑装饰无论民居还是宫殿都爱采用,在摩拉维亚历史上流行过一段时间。


广场第六十一号古宅,外墙以黑白二色粉雕装饰,绘满了花纹图案和旧约圣经中的人物。

第五十五号古宅上绘有一幅彩色的圣母像,别以为是一般的宗教壁画作品,它也是粉雕出来的喔!


广场五十五号民居上有一幅彩色的粉雕圣母像。

绿色的哥德式石屋建筑是第十五号,绿色的墙上的装饰是《圣经》故事画作,被掩藏了一段很长的时间,一九五二年才被发现并且修复。


哥德式石屋编号十五。

广场上还矗立着一七一八年建造的巴洛克式玛利亚柱(Marian Column),是典型的捷克城镇装饰和瘟疫历史纪念,玛利亚柱前还有一六一六年完成的城市保护神圣玛格丽特(St Marguerite)与圣西勒诺斯(St Silenus)两个喷泉,下城门口的圣灵教堂钟塔则兼具瞭望塔与地标的功能。


广场上矗立着一七一八年建造的巴洛克式玛利亚柱。

广场尽头是特奇城(Telcsky Zamek),城堡涵盖二部分:一是一五五三年建成的哥德式;一是一五六六年兴建的文艺复兴式建筑物,里面最精彩的是拱型穹顶上的彩绘。

特尔奇小镇的“小”,站在广场上就可以一眼望尽,就这么小!旅游书上写只要两个小时就能逛遍这小镇,但如果你真只花两个小时待在这儿,那就太可惜了。特尔奇小虽小,却文化底蕴丰厚。特尔奇是那种一上午就可以逛上两圈,但待一个月你都不想离开的地方。◇


城市保护神圣玛格丽特。

各类建筑诉说小镇历史故事

西元一三三五年特尔奇由赫拉德茨(Hradec)封建领主,然后强大的维特克(Vitek)家族建立,将环绕着小镇的住宅区及教堂区设防御点。最初木造哥德式的皇家城,在一三八六年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南波西米亚贵族奥得瑞克,命令维特克家族将城堡和城镇重新规划,并要求重建的房舍不得相同,为防止火灾再度发生,则以石材做为主要建筑材料。整座城池用了五十年时间,以“捷克哥德式风格”重建起来。

西元一五四九至一五八九年间,当时特尔奇的统治者查恰理斯.哈迪克(Zacharias of Hradec)将小镇的政治、文化、经济带到了顶峰,文艺复兴风格的城堡在这时扩大建造起来,西元一五三零年的另一次大火烧毁了大半的城市建筑,城堡也在大火中全毁。


哥德式的拱门走廊。

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文化情有独钟的统治者——查恰理斯.哈迪克,仗着家族金、银矿的庞大家财,一五五零年,从意大利聘请了大批能工巧匠,特别是名师巴尔达萨尔(Baldassare Maggi)、安东尼奥(Antonio Vlach)等人,配合摩尔维亚工匠一起改建以前的旧城堡。城堡改建完工后,哈迪克又开始改建特尔奇的民居和城市,这才使广场上那些简陋的哥德式古宅改换新颜。同时,哈迪克还修建了市政厅、医院、供水系统来整顿集市,使十六世纪的特尔奇成为摩尔维亚最繁荣的城市。


特尔奇小镇的一景。

由于哈迪克家族在战争中成为纳粹德国的爪牙,二战结束后他们的所有财产均被国家没收,后裔也被赶出了捷克。二战结束,在一六零四至一九四五年间,其他家族相继统治着特尔奇,但是城镇各类风格的建筑继续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虽经三十年宗教战争,及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尔奇幸运躲过战争的摧毁。西元一六一八至一六四八年,特尔奇经历经济大萧条,西元一六五一到一六六七年当时耶稣信徒修建了巴洛克风格的神学院(一六五一年至一六五五年)和华丽装饰外观的(Jesus)教堂(一六六六年至一六六七年)。除此之外,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经济快速成长时,没有为本地带来快速经济成长。

工业革命后带来了觉醒,文艺复兴风格建筑重新取得主流地位,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此地又起洛可可(Rococo)与新艺术,建筑百家争鸣。捷克战后社会主义政府,积极寻找真正具艺术及建筑艺术价值的城镇。西元一九七零年捷克文化部宣布,将特尔奇列入历史城镇保留区,发展观光事业。◇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175期【世界风情】栏目(2010/06/03刊)

本文连结: http://www.epochweek.com/b5/177/8030.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纪元】在首尔穿梭古与今
【新纪元】用喝的温泉 捷克疗养胜地
【新纪元】捷克人生病的泉水处方
【新纪元】走访斯里兰卡 朝圣佛的足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