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瑞芳.瑞芳火车旧隧道群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58
标签:

上个月探访猴硐的火车旧隧道群之后,才对宜兰线铁路的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宜兰线铁路,从瑞芳至双溪,穿过崇山峻岭,隧道最为密集,共有九座之多。

猴硐的四座火车旧隧道,原本没没无闻,后来因为地方文史人士的关注,以及观光单位的重视,目前已被规划为单车休闲路线。消息曝光之后,吸引了不少铁道迷及游客慕名前往。曾经被外界遗忘的火车旧隧道才又获得世人的关注。

而其实这九座旧隧道,并非因位置偏僻,或因堙灭于蔓草而被人遗忘,有的旧隧道甚至能见度极高,就在车水马龙、举目可见的公路旁。举例来说,其中的瑞芳一号旧隧道,就位于内瑞芳(柑坪社区)的102公路旁。多年来,我开车从猴硐或九份往瑞芳市区,行经这路段时,就注意到公路旁有铁路隧道,其中的“龙潭隧道”旁,另有一座小的旧隧道。

这座隧道就是瑞芳一号隧道了。昔日瑞芳谚语:“一钱钻九孔”,是指瑞芳至双溪的火车票价一元日币,可以钻过九个 “磅空”(隧道)。火车从瑞芳火车站出发,经过的第一个“磅空”就是这座隧道。

几十年来,旧隧道一直静默的闲置在哪里,只是历史的失忆或忽视,让世人忘记了这座隧道的身世。


瑞芳一号旧隧道,充满岁月沧桑的气氛

瑞芳一号旧隧道,具有九十年的历史,就在瑞芳市区,离瑞芳镇公所只有几百公尺,而距离逢甲路老街著名的义方商行古厝大约5分钟的步行时间而已。

但这座隧道却鲜少被外界注意。蒐寻网路,只有找到瑞芳子弟文清兄的部落格,记录了自己的故乡这几座被遗忘的火车旧隧道(注1)。

而我虽然多年来多次路过此地,远远望见瑞芳一号旧隧道多次,直到上个月探访过猴硐的火车旧隧道群后,才认识了瑞芳一号、二号、三号这三座旧隧道的历史。

我从瑞芳镇公所前的逢甲路进入,抵达铁路平交道时,不过铁路,左转逢甲路二巷,沿着铁轨旁前的小路前行约一百多公尺,就看见瑞芳一号旧隧道的身影了。这里没有游客,隧道前的马路旁停车很方便。

瑞芳一号隧道保存的状况良好,龙潭隧道完工后,这座旧隧道并没有完全废弃,而成了隧道另一头几户人家进出瑞芳市区的孔道。隧道内的路面铺了水泥路,也设有路灯。而隧道壁墙斑驳老旧的砌石及红砖,在微弱的泛黄灯光照映下,散发着浓烈的岁月沧桑气氛。

走在隧道里,忽然听到隆隆声响,一时紧张起来,而随即会意过来。是一列火车从旁边的龙潭隧道通过,列车辗过铁轨的震动及声响,穿越了壁墙,回响在旧隧道里。抬头望,隧道拱顶的红砖有一道煤烟熏痕,这是当年火车过“磅空”,烟囱喷出的煤烟,长期留下的痕迹,不禁让人有了岁月的怀想。年轻的一代,已不曾见过这种燃煤的老火车头,而却是我们这一代熟悉的童年记忆。

隧道略呈弯形,走到弯处顶点,才望见隧道出口。这隧道有多长呢?资料没写。我走了二百一十步,才通过隧道,如此推算,隧道长约130至140公尺。


自强号驶出龙潭隧道。右侧为瑞芳一号旧隧道。

瑞芳一号隧道隧道出口。

——————————————————————————–


瑞芳二号旧隧道,已经封闭,封墙上有矿工出矿坑的彩绘图。

出了隧道口,龙潭隧道口就在旁边。这条小路与铁道近在咫尺,并未设任何栅栏,这也表示这里没有什么游客或有人逗留,既然没有安全顾虑,所以就没设栅栏了。

于是在这里等待火车,想拍摄火车出“磅空”的画面。没等多久,隧道里又传来隆隆声响,接着就看见一列自强号列车驶出龙潭隧道了。

从第一隧道续行一百多公尺,就可抵达瑞芳第二隧道。不过二号隧道座落在铁道对面,就在102公路(明灯路一段)旁,从铁道这头看不见旧隧道口。于是开车折返,绕过铁路平交道,至对面102公路的柑坪社区。瑞芳第二隧道口就位于公路旁柑坪社区石碑旁的小公园内。

瑞芳二号隧道的入口已被水泥墙封闭,无法进入参观。隧道口的墙面绘有矿工出矿坑的图画,将火车隧道口,营造成是矿坑口的意境。新盖的隧道就在旁边,分别是“龙镇”、“柑坪”隧道,两座隧道前后相连,相距仅十几公尺而已。第二隧道的另一端出口,虽然也在102公路旁,但附近杂草丛生,难以接近。

瑞芳第三号隧道是这九座旧隧道中,至今仍在服役的旧隧道。当时铁路局仅在其旁另建一座“颂德隧道”,两座隧道分别提供单向使用,让南来北往的列车通行。这座隧道的能见度也很高。从瑞芳开车往猴硐或九份方向,102公路经过这里的“瑞柑陆桥”时,在桥上的高点,望向基隆河的方向,就可以看见铁道通过基隆河后,穿进两座隧道,其中右边那座隧道就是瑞芳第三号旧隧道了。

本来还想走上瑞柑陆桥拍摄瑞芳三号旧隧道,但这时天空已飘雨,雨势逐渐转大。瑞柑陆桥的桥面不大,又无行人专用步道。为了自身安全,只好作罢。

瑞芳现存的这三座日据时代宜兰线旧隧道,目前只有第一号隧道可以进入参观,保存的状况良好,且距离瑞芳老街不远。镇公所设于车站的老街简介资料,应可考虑纳入这座隧道,让游客游览瑞芳老街时,多了一个可以一发思古之幽情的历史景点。

旅游日期:2009.10.20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瑞芳一号旧隧道入口。


从隧道内拍摄入口景象。


九十年的老隧道,如今成为附近居民进出的人行步道。


斑驳的旧石砌墙及红砖,散发出浓烈的岁月沧桑气氛。


隧道拱顶的红砖上有火车煤烟的痕迹。


部分砌墙,不堪岁月折磨,已经剥落。


隧道出口。粗估隧道长约130至140公尺。


新旧隧道相邻。左为龙潭隧道,右为瑞芳一号旧隧道。


龙镇隧道(左)与柑坪隧道(右)。这两座隧道取代了瑞芳二号旧隧道。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布莱尔自传收入捐慈善 仍挨骂
宜兰市.昭应宫.旧宜兰监狱署.献馘碑.忠灵塔
澳联盟党提出“义工偿还高教贷款”计划
澳洲选情紧绷  恐选出僵局国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