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风波殃及经贸 日进口转向蒙古

【大纪元09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任子慧日本报导)日本首相菅直人在美国出席联合国会议期间,与蒙古国总理巴特包勒德,就双方在稀有金属、煤炭、铀等矿产资源共同开发领域加强合作一事达成了共识。

钓鱼岛风波至今,两国之间不论民间企业或地方政府团体的交流项目,也相继被取消或推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稀土问题,据日本媒体报导,一度遭到中方的拒绝输出,但中方则表示没有拒绝。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大畠章宏就稀土的通关手续出现迟滞一事表示,从多家商社处得到消息称中方已停止出口。据悉,多名商社相关人士送来消息称,“中国商务部似乎下达了停止对日本出口稀土的指示”,“得到合作企业的联络称(稀土)出口被叫停”,“无法提交(有关出口的)新申请”等。
  
天然资源短缺的日本,长年依赖于海外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入口,其中包括稀有金属等。然而近期在钓鱼岛撞船风波后,中日间互相依存的经济贸易往来有所停滞。

稀土是制造混油车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这也让日本不得不重新考虑与贸易对手国之间稳定关系的风险评估。

蒙古方面就要求日本加大对稀有金属开发的合作力度,菅直人则希望蒙古创造国外企业容易参与的商业环境。双方就在稀有金属、煤炭、铀等矿产资源共同开发领域加强合作一事达成了共识。

据悉,截至23日仅已得到确认的就有超过20项交流项目受到了影响。根据今后的事态发展,日中之间人员交流可能会受到更大影响。

相关新闻
中日达成协议:海洋调查船前往钓鱼岛事前通报
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拟再登钓鱼岛
李登辉称钓鱼岛属日又起争论
日本政府从私人手中租借钓鱼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