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元月份“古籍欣赏”讲座

读书要玩味,虚心始得贤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1月08日讯】2011年元月份之“古籍欣赏”讲座,定于元月十日(星期一),晚间7:00-9:00,假Davis Public Library, 6400 Democracy Blvd., Bethesda, MD 20817‧(240) 777-0922,举行第五十七次之课程,由德明中文学校教务长,沈葆老师主讲。

“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

“既读史,后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古籍欣赏”,自元月份起,第一堂讲解<后汉书〃蔡邕列传>,第二堂解析,〈古诗十九首〉,将分数次将它讲毕。

蔡邕,东汉河南陈留人。幼受良好教育,酷好辞章,倾心于数术,精通天文,妙操音律,尤擅书法。二十岁时,拜名臣胡广为师。他不愿结交权贵,一心耽玩于古籍。

东汉灵帝时,曾在“东观”参与校读典籍。他发现经籍因年代久远,文字多讹误,俗儒又多穿凿附会,贻误后学。于是与朝臣杨赐,马日磾等,于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联合上书,请求正定〈六经〉文字。

经灵帝批准后,蔡邕以“古文、篆、隶”三种字体,将经文用朱笔写在石碑上,请工匠镌刻,立于太学门外,这即著名的〈熹平石经〉。当时,前来观看及摹写的人,每天络绎不绝,仅乘车就有千余辆,填塞街巷,成为当时一大景观。

蔡邕生性耿直,他关注时事,亦对朝政提出自己的看法。东汉灵帝后期,受宦官等迫害,亡命江海,隐居于吴郡(今江苏苏州)。有一次,见当地人用桐木当柴煮饭,听到火中清脆的爆裂声,知道是绝好木材,于是向吴人要来制琴,果然琴声美妙,只是琴尾留有烧焦痕迹,时人称之为“焦尾琴”。

公元189年,灵帝病死,外戚何进,召董卓领兵入洛阳,欲除灭宦官,未成,以致董卓得以专权。他久闻蔡邕才学,强令出仕,颇受重用。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曾任左中郎将,随献帝自洛阳迁都长安,世称“蔡中郎”。

初平三年,董卓被杀,蔡邕伤感其遇,被司徒王允收捕,下狱而死,年61。蔡邕一生著述颇多,或因战乱遗失不存。另有诗、赋、碑等,共104篇流传于世。

<古诗十九首>,乃南朝梁朝昭明太子萧统,召集文人,辑录“秦、汉”以来诗文,编撰成〈昭明文选〉30卷时,从许多无作者姓名的古诗中,选出十九首而定名的,一般都认为,这十九首诗,是东汉末年的作品。(萧统作为太子,尚未即位而卒,谥号“昭明”)

〈古诗十九首〉,其表面之文字,自然平实,浅显易懂。然而,对其内容含意的解析,千百年来,却众说纷纭,其诗中表达的“离别之思”,“无常之感”,“失志之悲”,“生命苦短”,等等情绪意境,却如无缝天衣,深婉感人,对后代诗歌创作的影响甚钜。

一般来说,先秦是“五言诗”的孕育阶段。到了东汉,则是“五言诗”的成熟时期。〈古诗十九首〉,上承〈诗经〉、〈楚辞〉的影响,又时值东汉末年,社会混乱,赋役繁重,百姓生活困苦,宦官外戚,相互争权夺利,迫害忠良,且外患不断的情况下,因应而生的作品。它向下开启了魏晋六朝,连接唐宋诗歌的主轴,树立了“五言诗”的新典范。

南朝齐梁时代,钟嵘写了一本专论“五言诗”的古典文学批评名著〈诗品〉,将〈古诗十九首〉,列为“上品”。〈钟嵘‧诗品〉评道:“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南朝‧齐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用了下列溢美之辞:“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冠冕也”。

〈元‧陈绎‧诗谱〉曾揭示:“〈古诗十九首〉,情真,景真,事真,意真,澄至清,发至情。”

〈明‧胡应麟‧诗薮〉评曰:“〈古诗十九首〉及诸杂诗,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词藻风骨,略无可寻,而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风〉、〈雅〉三百,〈古诗十九〉,人谓无句法,非也。极自有法,无阶级可寻耳。”
所以“古诗十九首”,可以称得上是“五言冠冕”,“自然天成”的诗作也。“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古籍欣赏”讲座 ,综合古今,涵盖史地,配合诗词与历朝文赋有关者,深入浅出,欢迎有兴趣者参加。

“古籍欣赏”讲座的上课时间为: 01/10/2011(M)。02/14/2011(M)。03/14/2011(M)。04/04/2011(M)。05/04/2011(W)。06/01/2011(W)。联络电话:沈葆老师 (301)464-2786(H)。梁丽珠 (301)294-2329(H) 。朱以铮 (301)279-0219(H) 。

相关新闻
新年度五月份“古籍欣赏”讲座﹕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十一月份“古籍欣赏”讲座
1月3日“古籍欣赏”讲座
2月7日“古籍欣赏”讲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