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泛民高教界冀全取选委会24席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11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来自香港各大专院校共24名泛民主派人士组成的“高教界民主行动”,参选本届特首选委会界别分组选举,星期日(11月20日)有20位学者召开记者会,呼吁教育界选民踊跃支持,期望能全数入选,打破小圈子选举的僵局。

本届特首选委会增加高等教育界席位至30个,“高教界民主行动”派出24人竞逐,较上届多9人,其中13人是首次参选。

行动发言人城市大学社会科学学部讲师黄志伟表示,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并没有摆脱小圈子选举的框架,今次高教界希望争取全数24席进入委选会,是希望能有足够票数推选出泛民候选人。他指过去在建制派操控下,政府政策出现偏听和失误现象,“我们都希望将建制派以外的社会声音带进今次小圈子选举,令到这个小圈子选举面向公众,增加透明度。”

黄志伟重申“高教界民主行动”的参选政纲,是争取双普选、尽快废除功能组别、在2016年或之前废除分组点票,以及落实民主治校等。

本届教育界共有46人竞逐30个席位,他强调会尽力做好选举工程。对于学校遭中共渗透的现象有否影响选举,黄志伟说:“在高教界我们虽然见到有许多有大陆背景的学者,但是他们未必个个都一定对民主自由有抗拒,我们都希望成功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城大社会科学部高级讲师冯伟华期望24人都能当选,“原因是24人在1,200选委中只是微不足道的数目。我们只是希望集结155个提名门槛的人数,希望提起一个泛民候选人,去制造一些竞争,使整个竞选过程增加透明度,迫使候选人将其政纲拿出来跟大家辩论。”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为何明知泛民人士不可能当选特首,仍知其不可而为之?城大政治学讲座教授郑宇硕这样回答:“我们决不相信建制派的候选人会真心为市民争取民主,这是我们参选的主要目的,突破真的得来不易,我们总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民主的抗争一直都是艰苦的。”

城大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副教授李芝兰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参选,原因是自己从事的研究发觉,香港的民主发展关乎大陆13亿人民未来的去向。

城大社会科学部高级讲师张楚勇表示,对于两位疑似候选人,有人讲不知该选一个“废的”,还是选一个“狠的”,正暴露出小圈子选举的弊端,“通过参与小圈子选举来打破小圈子的垄断,当然不是一下就做到,但是不做就一定做不到,所以我们希望告诉所有香港市民,你不要管候选人有多废、有多狠,我们都要争到选票,然后香港才会有真正港人治港。”

多位学者表示,会尽量利用自己便利的条件,向9千名有资格投票的教育界选民争取支持。

(责任编辑:颜永明)

相关新闻
香港选委会界别分组选举提名
港初选案首批五人完成求情
港民研:市民对房屋政策满意度续处最低
港机管局耗资逾8亿换安检系统 无需先取出电子用品及液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