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强制子女探视父母有效吗?

人气 45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2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实真编译报导)中共民政部在1月24日向国务院提交《老年人法》修订草案,要求成年子女一年内必须探视年老父母一至二次,否则父母可起诉该子女。消息一出,引起国内外议论纷纷,舆论倾向这是道德下滑的后果,对父母尽孝应发自内心,如果没有孝心,即使法律规定也无法给老人带来真正的心理和感情慰藉,靠立法强压反而适得其反。

中国社会对老人关心不够

中国的老人过去居住在巷弄间的庭院住宅,周遭都是亲朋好友。然而,随着现代化、都市化推展,现在越来越多人搬进了高楼大厦,使的过去邻里的亲切感顿然消失。关在犹如鸟笼般的高楼大厦,感觉很像被人遗忘了。

除此之外,有别于过去多代同堂的社会,现在全中国有超过一半的60岁以上老人不和子女同住。大都市中这个比例更攀升到百分之七十。另外, 60岁以上老人有半数患有慢性疾病,十分之三患有忧郁症或其他精神失调症状。年轻的一代与父母分居后,很快就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和父母的关系愈来愈疏离。民政部官员透露,目前中国有1.67亿老人,近一半过着“空巢”生活,缺乏子女经常问候和慰藉。

老年人口急速增加 自杀率攀升

数十年的人口结构变迁的结果,中国的老年人口急速增加,但青年人口却在萎缩。虽然目前中国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起一些西方国家而言,相对要小,但人口统计学家预测,2008年至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倍增,到2050年时,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百分之二十五。

据统计,中国老人的自杀率居世界第三位,而都市老人的自杀率在过去十年中不正常攀升。专家认为此趋势有一部分要归咎于都市化的结果。

老人问题来自社会压力

专家表示,中国社会对老人的关心不够,更多源于社会的压力,如高房价,高医疗费,高竞争,以及道德水平的下降。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社会问题的本身下手,比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老百姓的生活有保障,而非依靠立法来强压,必然适得其反。

海外华人质疑立法不易执行

海外华人律师以加州有类似法律条款为例,表示在美国社会该条款执行也不严格。 该律师表示,加州刑法270条C款规定子女有照顾贫困父母的责任,但据闻该条款多年没有执行,意味该条款执行并不严格。

子女对父母尽孝应发自内心,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精神层面的心法,是发自内心主动的行为,才能感动人。立法是强制的行为,子女无心为之,则不能达到慰藉老人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若社会的发展让年轻子女连这一基点都做不到,那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崩溃的征兆。没有道德约束的社会,遑论和谐和稳定。

老年人面对许多问题,包括生理变化、健康、经济收入低下、社会地位丧失、家人和社会的疏离、亲友病痛及配偶死亡。老人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有害怕、失落感、悲伤反应、愧咎感、无助感及愤怒的情绪,这些都需要家人的关心及陪伴支持。

经历过金融风暴的美国家庭,开始回归多代同堂的家庭生活,或许能给中国一些省思。

相关新闻
悉尼一老人拾金不昧 五万美金交给警方
日大雪死伤者多为老人
警察用心 即时救助久病老人
福建:官员囤地拆得老人住鸡棚 农妇护地以破坏生产判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