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南部避难所如孤岛 避难者显精神疲惫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3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佐度道世福岛采访报导)3月11日,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海啸,以及由此引发的核电站辐射危机给日本带来了规模空前的灾难。直至21日,由于灾区高速道路尚未开通,致使距离核电站40公里的福岛县南部城市仍然无法得到充分的资讯及物资,而对于核辐射可能带来的健康损害的担忧,阻挡着救灾志愿者队伍的脚步。由于物资和人员无法到达,使得这些地方如孤岛一般。

在靠近震源地的三陆海岸的日本东北3县沿岸,至今每隔二、三个小时的3级余震持续不断,这对于过着不同平日的避难生活的避难者来说,摇晃所带来的心理恐惧,不断地加大着其精神上的负担和疲劳。

暖气无法使用 余震使人难以入眠

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45公里的盘城市,约有120人受灾者在指定的市体育馆避难所里过着避难生活。

每次发生余震,整个体育馆都伴随着摇晃而发出“嚓嚓”的声响。每到夜晚,这样的声音更加显得刺耳。65岁的避难者伊达老太太痛苦地说:“发生余震的时候,都会有人‘哇’地叫着坐起来,因为叫声总是会醒来好多次。”

然而,让这些灾民面对的另一难关是寒冷。由于灯油等燃料因道路损坏而无法运送到各个避难所,取暖设备无法使用。一位避难者说,“光是看着放在那儿却用不了的暖炉就觉得寒冷。”

在盘城市周边至今仍有约8成的家庭断水。洗衣服和日常用水无法保证,保持清洁卫生更是困难。体育馆的卫生间里贴着“使用后,请自觉放水到水箱”,然而即使冲了水也因为水量太少不能完全清理掉污物。因此,避难者们常常忍耐着不愿意去卫生间,并且很少喝水。

21日,福岛县下了整整一天的雨。为了避免核辐射尘埃夹杂在雨水中落到人的身上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政府发出了“不要被雨淋湿”的警告。因此,外出的人更加少了,加之不能开窗通风,灾民只能无奈地呆在充满混浊气味的避难所里。

管理者压力大 与志愿者间存矛盾

60岁的光山福二来自东京,他是志愿来到福岛参与救灾工作,在盘城市一所公民馆的避难所里为灾民服务,他感慨地告诉记者:“这里的食物和毛毯得不到均等的分配,见面也不互相问候,很难和避难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他也表达了对这里的管理人员的不满,“因为自己主动地去向这里的灾民询问缺少什么以及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结果却被管理人员提醒‘希望不要擅自任意行动,这样很难管理’。”他感觉就像被监视一样,虽然他也尝试与管理方进行交流,但是遭到拒绝。他表示,在这里不只是灾民感觉压力大,精神紧绷。
 
由于以往从没有过避难生活的经验,再加上这种和他人共享时间的特殊环境,似乎使得避难所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了。 

被遗留下的人
 
盘城市广野村的佐藤女士无力地笑着说:“大家都很难受,不过没有办法”。

佐藤女士住的地方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大约20公里,同时距离第二核电站约10公里,被指定为避难区域。身体不便的佐藤女士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和上小学2年级的孩子已经到千叶县的大姑家里避难了,但是由于他的丈夫不想太麻烦他的姐姐,虽然汽车的汽油紧缺,但是他的丈夫仍然打算回来,让她好好呆在避难所里。

她说:“打算以后的1个月左右都待在避难所里,这里有同村的人,也不寂寞。而且,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啊”。

渐成无人城

记者离开体育馆后来到盘城车站。一辆从东京开来的高速客车上下来一对名叫釜田的夫妇。他们是在震后住到东京的女儿家里避难的,釜田先生不安地说:“因为核电站事故而去女儿家。不知道状况是不是变好了,看报导也不太明白放射线对人的影响。”

这次他们回到盘城市,是因为担心怎么也不愿意离开本地的父母。“本想让他们去东京,但是他们没有离开的打算。没有办法只好到这边来。不过,我想我已经是不会留下了。”

原本每逢节假日,都有众多当地人和游客到车站周边观光购物,非常热闹。但是,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是,超市、便利店、饭店、小酒吧等大部分商店的店门紧闭。车站附近的出租车站前排列着如同睡着一般一动不动的出租车。
 
据出租车司机介绍,“这里现在是如同幽灵一般的城市。大家都跑到各地去了。”

据悉,截止2011年2月,盘城市的人口是34万人。地震后,到3月21日为止有4555人去市外避难,但是因为自己主动移动到外县的人不被算作“避难者”,所以移动到外县的总人数不得而知。这里渐渐地变成一座空城。

根据目前警察厅的数据显示,福岛县在这次大地震中的死亡人数虽然比宫城县少,但是由于受到核电站事故的影响,避难者的人数远远超过宫城县,达13万余人。

由于受到核电站事故核辐射的影响,电站周边30公里范围的居民已被转移到其他城市或县外避难,电站周边已成为“零人口城市”,至于何时结束这种避难生活,灾民们都心存疑虑。(翻译:章妮妮/大纪元)

相关新闻
日福岛县医院接令 患者全部撤离
不信任日本 美自行量测辐射
日震灾死亡失踪19399人
大地震中 13名警察舍身救市民殉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