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腊古国:天神的杰作 吴哥浮雕(上)

文 / 摄影 意文

人气 517

【大纪元2011年09月25日讯】吴哥寺中心建筑群,高棉寺庙建筑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第一层的须弥座回廊的内侧墙壁既是寺的外墙也兼是巨型画廊。排列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余,绕寺一周全长达八百余米。回廊的二重檐拱顶,覆盖陶瓦,保护画廊壁上的石雕。

八百余米的巨型画廊

欣赏八幅浮雕浮雕从左至右,内容主要是印度神话传说为题材,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及印度神话《乳海》,也有战争、皇家出行、烹饪、工艺、农业活动等世俗情景,装饰图案则以动植物为主。四面墙的八幅浮雕中尤以西面两幅、南面左翼及东面左翼的浮雕最精彩。


八百余米的巨型画廊

西画廊──“库鲁之战”&“楞伽之战”

*“库鲁之战”
《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是为世界第一长诗,共十八卷十万颂,集古印度神话传说和宗教哲学思想的大成。

浮雕史诗讲述婆罗多王般陀(Pandu)的后裔般陀婆(Pandavas)及库罗婆(Kauravas)两族,本属堂兄弟关系,为抢夺王位,双方集北印度大小数十国打了18日天昏地暗的大战,是为“库鲁之战”(Battle of Kurukshetra)

浮雕刻了大战的场面,两队军队士兵戴不同头饰,列阵对垒。步兵冲锋,有军乐配合,战场上是徒手搏斗,尸横遍野。双方的将领身型,在浮雕上的比例较大,站在被大象和战马拉着的战车上监督。

战役的高潮是一幕混战,沙尘滚滚,乱箭齐飞,浮雕手法娴熟,场面复杂,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且已采用重叠的层次来显示深远的空间。

*“楞伽之战”
西廊还刻有“楞伽之战”(Battle Of Lanka,楞伽,即今之斯里兰卡),是猴神哈纽曼(Hanuman)与魔王拉伐那(Ravana)的对垒大战。

在浮雕中所见,魔王位于中央,有十个头,二十条手臂,骑着由神狮所拉着的战车。敏捷身手的猴神,与战争的残酷,在浮雕上展现。猴神进攻魔王京城需要渡海,他领导猴军负石填海,用五天时间建成接通楞伽的石岛之路,称为“罗摩桥”,由猴神背着罗摩,一岛复一岛的跳过海去。

另一边厢又见罗摩站在箭丛中猴神的肩上,魔王之子因陀罗吉德放出蛇索,把罗摩兄弟缚着,幸得风神相助,放出吃蛇的神鸟,是浮雕另一精彩场景。

南画廊──“苏利耶跋摩二世骑象出征图”&“天堂与地狱”

* “天堂与地狱”
传说第一个死去的人叫做Yama (阎摩),阎摩便演化为印度教的阎王,后来成为佛教二十诸天之一,有一个妹妹叫Yami (阎美),兄管男鬼,妹管女鬼。“天堂与地狱”,描绘了阎王审判的情形。

南回廊的浮雕壁画,其中央场景是阎王手握宝剑,骑乘水牛背上,正在主持审判,两部将盯着罪人跪地求情却不为所动。坏人被罚投往三十二层地狱,根据其罪所必须承受尽酷刑和折磨,首先是被地狱的狗胁迫屈服,再被不同的怪物野兽咬噬身躯,被狱史们用绳索穿过鼻孔,像牛一般被拖行着受罚。

三十二种天堂浮雕描述好人都被送往天堂受人景仰,刻有神鸟格鲁达( Garuda)及金碧辉煌、雕栏玉砌的层层王宫,并有无数飞天仙女点缀着天堂的神圣平和气氛。

*“苏利耶跋摩二世骑像出征图”
还有描绘苏耶跋摩二世头戴王冠,在宝座上赤足盘腿而坐,左手向左指,后手靠着宝座扶手,左右侍从各二,手执长扇为王扇风,身后宫女,手持巨型蜡烛。

国王的另一面是大臣及将领,士兵列队操前,20位将官骑着战象。中央第 12 只战象载着国王,竖着幡旗显示其尊贵身份。婆罗门坐着轿子跟着载着圣火的方舟,舟的两端是蛇头设计。一班乐团排在前面,拿着牛角、海螺壳、笛子、锣等乐器,前面是士兵,后是暹罗的雇佣兵,服饰较破烂,都备有长矛,其长官也是骑在大象上。

东画廊──乳海翻腾

东回廊浮雕“乳海翻腾”,是吴哥窟最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最著名的浮雕,所雕的是来自印度创世神话“乳海翻腾”(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的故事。

传说中须弥山(Mountain Meru)下的宇宙海(乳海)(Ocean of Milk)埋藏着长生不老的甘露。善神与阿修罗决定合作搅拌宇宙海,以取得甘露。毗湿奴化成灵龟顶着须弥山作支点,92个阿修罗(凸眼头戴冠毛头盔)拉着五头巨蛇(Naga)的头,88个善神(杏眼头戴圆锥型头饰)拉着巨蛇的尾,以轮流拔动巨蛇身体方式转动,要让乳海滚动翻腾,而抛出长生不老药。

宇宙海翻腾的过程中,各种新生命诞生,包含了天空中的仙女、三头象Airavata、 鱼、虾、鳄、龙、蛇、龟等,不过靠近须弥山的生命因为搅拌剧烈而断成碎片。

翻腾了千年后,乳海搅干了,产生的高热使得乳海沸腾起来,鱼、虾、鳄、龙、蛇、龟纷纷死亡。而这时须弥山开始下沉,巨蛇(Naga) 也因受不住翻搅而吐出毒液,情急之际,创造神大梵天 (Brahma) 求破坏神将毒液喝光,而毗湿奴也立即化为一只大海龟托起须弥山。

善神取得甘露后违背诺言不愿分给阿修罗,名为罗喉的阿修罗企图行窃取得,化身为善神排队也喝了一口甘露,甘露还没喝下肚,日神及月神看出冒牌的善神,立刻向毗湿奴打小报告砍下罗喉的头。

罗喉的身体马上死去了,但头部已经喝了甘露得以长生不死。他知道是日神、月神打的小报告,于是追着日月神,偶尔把祂们吞进喉咙中,但因为头已经被砍断了,所以吞进去的日、月神还是会跑出来,这便是日蚀和月蚀的原因。

整个场面分成三个阶段。初段可见各种不同的海洋生物,真物或神化的,都被一条蛇王婆苏吉(Vasuki)所分隔开。接着的毗湿奴击败阿修罗的场面是16世纪后人所加。

北画廊──罗摩衍那与天魔交战图

西北和西南角廊的画面较小,多是描述罗摩衍那或黑天的故事。@*

相关新闻
【飞越安南】越南顺化最古老的寺庙──天姥寺
【飞越安南】山光彩石峰浴翠  岘港五行山
【飞越安南】世界六大美丽沙滩之一:青蓝海岸
【飞越安南】随手图片手记(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