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恶性竞争 电视成为伤智迷幻药

唐浩

人气 14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8月30日讯】看电视会让人缩短寿命?一份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的澳洲研究指出,久坐不动看电视的生活方式,会造成健康的威胁,成人每看一小时电视会让生命减少22分钟。这份报告也引发台湾媒体的热烈报导。

姑且不论看电视是否会让人减寿,但是,确有越来越多台湾民众与媒体人反映,看电视会让人对时代重要讯息掌握不足、思考能力降低、甚至有智能减弱的疑虑——特别是观看台湾的电视新闻。

台湾全天候的新闻频道至少有八个,再加上播出晨、午、晚、夜间新闻的频道,总计有十多个。然而,新闻的品质却未随着频道数量的增加、竞争而提高,反而江河日下。

特别是在电视台老板以“赚钱”为最高指导原则的命令下,连电视新闻都成了得看收视率来决定内容编排的“节目商品”,电视台还不断缩减新闻采访制作的成本支出,从而换来台湾电视新闻品质的全面崩盘,堪称是可与金融海啸相提并论的“新闻海啸”,而且威力年年增大,将台湾的电视新闻人才与电视观众冲得落花流水、欲振乏力。

不信?打开电视新闻,除了当天发生在台湾或全球的几则头条要闻外,其他的新闻几乎都是“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新闻”(例如邻居争吵、购物纠纷、酒醉脱序行为、老师管教学生被家长找媒体投诉等),不然就是打着“独家”之名、行置入性行销之实的“美食新闻”,或者是主打清凉裸露画面的“辣妹新闻”(如资讯展showgirls、穿着暴露的补习班女老师、帮人做广告的比基尼女孩等),加上一堆不知所云的“搞怪新闻”(如学生“仆街”拍照、年轻人在捷运上跳舞、机车骑士背着大玩偶骑车)……。

这种品质的电视新闻,往往让人花上一小时观看之后,却有种“依然不知天下事”、“看了等于没看”的无力感与失落感。

新闻“琐事化”、“娱乐化”、“广告化”,这就是当前台湾电视媒体的普遍生态。原本被期望用以广开民智、传递社会新知的电视媒体,却反而成了“伤智媒体”。

早在2002年,台湾著名的《天下》杂志便曾以“弱智媒体,大家一起来误国”的辛辣标题做为封面报导,批判当时乱像已生的电视媒体环境。可惜,整整九年过去,电视媒体并未向上提升,反而持续向下沉沦。

“看这种电视新闻,不只让人觉得电视记者像笨蛋,看久了好像自己也像个笨蛋,忘了该怎么思考、该怎么看世界。”近期以来,笔者屡屡听到社会各阶层的朋友表达类似的抱怨与无奈。电视新闻就像迷幻药一样,服用时让人感官亢奋,长此以往,将造成脑部与智能严重受损。

台湾电视新闻何以落至这步田地?

商业媒体的恶性竞争,让新闻沦为节目商品,在僧多粥少的竞争环境下,媒体老板们纷纷要求新闻比照节目制作,要“低成本”、“高刺激”。

因此,媒体记者新鲜人的起薪年年降低,而新闻制作流程也越来越便宜行事,电视记者们每天早上打开《苹果日报》来按图索骥跑新闻,每天上网看Youtube 网站上有什么有趣的影片来翻拍做新闻。《苹果日报》俨然成了台湾电视新闻的“中央社”,Youtube则成了“路透社”(Reuters)。

于是乎,每天打开电视新闻,七、八成的新闻都是今天报纸上已经刊出的消息;七、八成的画面都是“翻拍Youtube”、“翻拍自某报”,或者是由民众提供的行车记录器或手机的录影画面,其内容不外乎是一些搞怪、搞笑的画面,看不见任何的“重要性”或“影响性”等新闻价值。

阅听大众花时间观看电视新闻的“新知投资报酬率”堪称微乎其微,大家看的新闻不再是新闻,而是一种披着新闻外衣的低俗娱乐,没有营养、没有价值,就像那些让人吃了会虚胖的垃圾零食。

甚至,为了赚钱,电视台频频将新闻“广告化”,收钱帮店家用新闻报导的方式来包装宣传;还将新闻“节目化”,要求新闻也要重视收视率,用收视数字来向广告主兜售广告时段。

从而,许多记者在主管的要求下,开始把自己当成娱乐艺人,在新闻过音时用装可爱或夸张的戏剧化语调、以及杂乱无章的外来语或网路用语为新闻配音(如“无尾熊睡觉的样子真是超级‘卡娃伊’”、“尴尬的场面,让人不禁脸上三条线”);或是在新闻画面里运用电脑动画为新闻“加料”;甚至更常见到记者亲身上阵当起演员,用“类戏剧”的方式在新闻里演出,模拟新闻发生过程。

近期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莫过于中天电视台一名女记者左手拿着麦克风、右手拿着莲蓬头,全身不停抖动,模拟一位女性淋浴时触电的夸张画面,这则“类戏剧”新闻也引发全台观众的热烈批评。

“哪个老板不想赚钱?收视率调查表旁把广告价目写得一清二楚,黄金时段十秒广告可以从3万卖到6万5千元(新台币),广告还可以置入节目、新闻……”台湾知名主持人陶晶莹在一封写给媒体老板的公开信中,如此感慨,“在老板居然会要求新闻也要有收视率的荒谬标准下,记者们只好用类戏剧的方式浮夸‘演出’。”

陶晶莹的感慨,也是所有媒体人的感慨。毕竟没有记者希望让新闻这么重要的资讯产品,受控在区区1,800多户肯在屋里让收视率调查业者装上“收视记录器”(peoplemeter)的家庭手里;更没有人希望,让这极少数人的品味,决定了全台800万户家庭的收视品味、选择权利与生活水平。

媒体老板们,你们听见了吗?◇

本文转自238期【新纪元周刊】“自由评论”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40/9760.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中共航母海试 台湾展示航母杀手
中华民国建国百年和平敲钟祈福
大内八极拳 武术奇学在台湾
神韵服装超凡入圣 设计师朝拜灵感甘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