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友洗肾助人 影片鼓舞病患

朱稚清
font print 人气: 5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2年12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朱稚清台北报导)肾友洗肾仍助人,故事激励人心。今年18岁的蔡博任,11岁就被诊断出有尿毒症,必须洗肾,担心洗肾会影响发育的博任妈妈,在他小六时捐了一颗肾给他,但国二竟发现罹患肾癌,只能将移植的肾脏切除,又恢复洗肾,而仅存的肾脏又发现血肿,历经一次次打击,但他不仅成绩名列前茅,当选高雄市模范生,还开始做志工,今年荣获总统教育奖。

由中华民国腹膜透析肾友协会、台湾肾脏医学会举办的“透析腹语-寻找你的PD Angel”征文活动比赛迈入第二届,今年从全台近50件参赛作品中,挑选出3名最有故事性的文章,拍摄成“包覆希望的羽翼”影片,让肾友坚强动人的故事,鼓舞其他肾友,甚至其他病友。

中华民国腹膜透析肾友协会理事长游建勋表示,台湾目前大约有6万多洗肾人口,其中6,000人使用腹膜透析,2年来,许多肾友的生命历程文章都鼓舞着刚洗肾、或遇到人生瓶颈的肾友,积极面对人生,只要接受良好治疗,定时换药水、注意卫生、预防感染发生,一样可以过着一般人的生活,还能回馈社会助人。

优胜之一还有28岁的蕙蕙。原本是医院护理人员的蕙蕙,在一次员工健康检查时,被医师宣判必须终身洗肾,那时她才20岁。坚强勇敢地接受腹膜透析后,蕙蕙选择回到社会,在南投县国姓乡卫生所担任护理人员,用自己的经验鼓舞病患,“生命不是一个人的,要活的暗淡还是光彩,选举权在自己手上”。◇

(责任编辑:敏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邹莉台湾新竹报导)一般人听到“洗肾”,脑中便浮现完蛋了、没救了、人生变黑白等想法。事实上,人身上的器官中,肾脏是目前唯一能在衰竭之后,可以用洗肾的方法来延长生命的,甚至有些洗肾患者还可以回归工作,对家庭及社会做出贡献。
  • (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署立嘉义医院肾脏科医师杨舜博18日表示,患有糖尿病的六十岁男子,去年十月误以为自己得了绝症,只剩三个月可活,因此大吃大喝,弥补十几年来无法好好吃一顿的遗憾,一月到医院检查,却发现他没得绝症,但肾功能已严重衰退,只能洗肾度日。
  • (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湾台北综合报导)由于监委多次质疑洗肾花费不少健保资源,健保局最近检讨洗肾药品价格发现,用于腹膜透析的透析液及红血球生成素药价差较大,且多年未降,因此,5月1日起调降健保给付,预估1年可省3亿元,降幅从1成到2成不等。
  • (据台视新闻报导)塑化剂毒害,只要是塑胶制品都可能受到污染! 像是在市售泡面酱包,甚至是医疗用的点滴,都可能输进塑化剂,台北市超过九成医院,使用的输血袋都是PVC材质,里面含有塑化剂,很可能因为血液中的油脂交换作用,在输血时容易进入人体血液,需要经常接触医疗器材的洗肾患者,可能是高危险群。
  • (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综合报导)台北市议员简余晏、陈建铭、李庆锋与环保团体“看守台湾协会”秘书长谢和霖、洗肾病患家属黄先生3日呼吁,在洗肾病人必用的血液回路管、点滴软管、盐水袋、输血用的血袋材质上很多医院仍采用PVC材质,这些材质在欧美国家已尽量不用,国内也有一半医院使用非PVC材质的安全替代品,政府应尽速禁用这些可能透过血液与点滴液进入人体的塑化剂。
  • 20多岁的年轻男子,感冒没去看医生,却把感冒糖浆当水喝,饮用过量引发急性肾衰竭送医。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药剂部表示,感冒糖浆是药不是饮料,过量会危害健康。
  • 【大纪元10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夏念慈高雄4日电)40多岁江姓女子1年多前开始洗肾,最近因为心跳缓慢、全身无力,就近至高雄市阮综合医院急救,检验发现血液钾离子浓度是常人2倍高,医生诊断是绿茶喝太多所致。
  • 为了让身体更健康,很多人都喜欢吃保肝或保健食品,不过现在有一名教授,在国外吃了来路不明的绿藻保健食品,吃没两三个月,脸变黄,而且肝功能异常、并发急性肾衰竭,检验中流出来的血液还呈现深绿色,怀疑可能是吃了含有重金属的绿藻食品。
  • 台湾署立双和医院1月3日公布有位第四期肾病变患者,由于密切配合医师的饮食卫教及控制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有效延缓肾病变病程,至今追踪已长达10多年仍不用洗肾。
  • 爱吃火锅吃到饱的民众要小心了!台中一名25岁有痛风的男子,三天两头就吃一次火锅,18岁时已经出现痛风,还不忌口也没有按时服药,直到痛风发作就医,才发现是急性肾衰竭,肾功能只剩十分之一,濒临要洗肾的命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