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爱名校 专家:好学校重视家长配合

人气 22
标签: ,

【大纪元2012年06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周行多伦多报导)“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在华人中根深蒂固。无论在哪里,子女教育对华人家庭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加拿大的华人移民们也不例外。从小到大,为子女选择一所好学校,就成为家长们重视的问题。多伦多教育委员会副主席陈圣源(Shaun Chen)表示,家长选学校时,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子女个人的需要。

加拿大C. D. Howe研究所本周公布加拿大安省最佳公校名单。报告的作者David Johnson 与 Robbie Brydon分析了安省各小学2009年至2011年的EQAO成绩,按其相似的社会及经济背景做比较,选出较好的学校。作者认为,这些学校做得好,是因为其校长、教师及职员做得好,可以成为其他学校的楷模,也可以为家长选学校提供参考。

Johnson说,因为其分析是“苹果与苹果比较”的结果,教育工作者应该留意那些做得好的学校,“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Brydon告诉《大纪元》,他们在分析中的控制因素,包括男女比例、新移民比例、特殊教育学生比例、校区的单亲父母比例、成人的受教育水平等。比如新移民的语言会差一些,家庭资源好的学生会做的好一些等,比较中会平衡这些因素,使结果能反映出学校的教学能力。

他说,分析发现,移民加拿大3年内的学生,语言比较差。不过,当将有10%新移民的校区与没有新移民的校区比较时,发现有10%新移民的校区,通过EQAO测验的学生只减少了3%。这样看起来,新移民本身不是一个负面的因素。

Brydon说,他们在分析中,将父母的教育程度作为最大影响因素。

家长配合同样重要

多伦多公校Arbor Glen PS是名列前茅的学校之一,华人学生很多在那里就读。校长柯旭(Becerly Kirsh)对《大纪元》表示,学生的表现好,学校与家庭的作用都很重要。

Arbor Glen目前有265名学生,70%是移民,超过一半是华人;16名教师中有2人是华裔。

柯旭说,最近EQAO(安省教育素质及问责办公室)主办的测试前,来了3个需要参加测试的新学生,2个3年级,1个6年级,因为不懂英文,他们得了零分。他们3人都来自中国,其中1人刚到一个星期。

对于新移民学生的语言障碍,柯旭不认为是个问题。她说:“儿童学英文很快,父母学的慢一些。”

不过,柯旭称,父母重视很重要,“我看到华裔家长很重视教育”。

她提到,她在教学生乐器时,曾问他们谁还在学其他的乐器。几乎所有学生都举了手,说他们在校外学钢琴、小提琴等。

柯旭说,学生的成功,来自想看到学生成功的教职员工,以及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

Arbor Glen有低年级合唱队、高年级合唱队、低年级舞蹈班、高年级舞蹈班,法语、阅读、数学、象棋及家庭作业俱乐部,有各种运动、球类,有天才表演、有艺术家定期来学校访问。柯旭说,这些可以“保持学生兴奋及对学校感兴趣”。

多伦多教育委员会副主席陈圣源(Shaun Chen)也强调父母参与的重要,他说:“父母在学校中参与越多,学生能获得的成就越大。”

他说,教育局规定,每所学校有一个家长委员会;鼓励父母在家与三年级以下的子女一起阅读;教育局有一个家长顾问委员会,让家长参与教育局的决策

陈圣源称,他去过中国访问,知道大陆没有这种鼓励家长参与的机制。他说:“在这里,我们希望家长参与,成为子女教育的合作者。”

挑选学校应考虑学生需要

对于C. D. Howe研究所公布的好学校,陈圣源称,好学校不一定对所有的学生都好。“我认为,需要看具体孩子的需要。”

他提到华人家长的一个普遍观念,是对学习成绩看得很重,对上大学及学某些专业看得很重。他说,这些是重要,但同时要知道,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强项,“他们在学校可以走很多不同的路,而且都可以成功。”

陈圣源称,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可能不同,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教育学生。有些学校做的更好,教师的技能及学校的教学计划都起作用,因为不同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计划。

作为家长如何选择学校,陈圣源的建议是,去学校里体验一下,看这学校是否友好,在里面是否有一种归属感;家长委员会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支持学生的教育;如果孩子有特别的兴趣,这学校是否有合适的计划满足这种兴趣的需要。

另外,教育局还有一个程序,使家长能发现孩子的特殊需要,从而可以决定是否需要接受特殊教育。

(责任编辑:林妍)◇

相关新闻
华人移民加拿大 养老第一还是教育第一
纽约社区教育界期盼华人圣诞晚会
教育家沈琬贞﹕建议华人西人都来看
免费华人教育及职业讲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