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太懒?美国CEO信件惹议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2013年02月22日讯】导言:如所周知,山姆大叔(美国)和高卢雄鸡(法国)从政府到民间互相都有些不对眼。法国工业重建部部长诚心诚意的邀请美国一家公司投资该国北部一家将倒闭的轮胎企业,结果被拒绝不说,还遭这家公司的CEO尖刻回信说,“你们的工人拿着高薪一天还只工作3小时”,“你到底认为我们有多蠢?”结果这位部长决定将信件曝光,引发一场跨(大西)洋的“口水战”。

(大纪元记者程木兰报导)法国社会党政府再次被拖入经济政策纷争。这次的导火索是美国轮胎制造商Titan国际的CEO泰勒(Maurice Taylor)直言不讳地抨击法国人工作时间太短,并称自己不会“蠢”到去考虑收购一家法国工厂。法国大企业Axa总裁称这反映了国际上是如何看待法国。

美国CEO:“你到底认为我们有多蠢?”

事件的起因是法国工业重建部部长蒙特布格(Arnaud Montebourg)提出建议,Titan国际应重启去年搁浅的谈判,收购法国北部一家即将关闭的固特异(Goodyear)工厂。绰号“灰熊”(The Grizz)、并曾在1996年竞选过美国共和党总统提名的泰勒答复直言不讳到令人吃不消:“你到底认为我们有多蠢?”

泰勒在这封被法国《回声报》(Les Echos)曝光的信函中写道,“法国工人工资高,工作时间却只有三小时。”“他们午饭和休息要花一小时,聊天花三小时,工作才三小时。我当面向法国工会的工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告诉我这是法国人的方式!”

法国媒体口诛笔伐 工会:泰勒是“疯子”

泰勒这番话引发了法国媒体不分左右翼的口诛笔伐,他们表示泰勒的言论“夸大其辞”、“以偏概全”,也有很多更把泰勒贴上“荒唐”标签。

法国《巴黎人报》21日的头版的大标题写道:“不,法国人并不懒”,其他一些报导则披露,这家固特异工厂的工人减少工作时间是管理层要求他们这样做,因为没有多少工作可以做。

法国总工会(CGT)更是称,泰勒是个“疯子”,不适合“掌管一家跨国公司”。法国总工会去年反对Titan国际收购这家位于Amiens的固特异工厂。

知名企业家担忧法国正付出代价

泰勒的公开信为一场激烈的辩论火上浇油,辩论焦点即是法国不断下降的工业竞争力,和饱受争议的长达3,200页的高福利性质的工作法规。蒙特布格在20日的一封回信中痛批泰勒对法国“彻底的无知”,并宣称法国在全球范围吸引投资方面拥有高度的“知名度”。

不过法国最大的企业之一安盛(Axa)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德•卡斯特里(Henri de Castries)周四(21日)对上述争议表态称,法国给国际的印象不是“经商友善”的国家,并正“付出代价”。他说,“由于投资是经济增长和未来复苏的发动机…在这个议题上,我们有问题,而且是个大问题。”

商业周刊:两方都有错误的认识

双方的辩论引发了一些著名财经媒体的参与,《商业周刊》周四撰文表示,论战的双方,美国的CEO和法国的部长都犯下极端的错误。

文章说,对于泰勒,他简单的认为法国雇员懒惰和挣钱太多。但实际上,多方的统计数据都显示,法国工人的单位生产力在发达国家中排名非常靠前,而且超过通常认为很勤奋的德国工人。当然法国人能够高效工作的部分原因是他们的总工作时间比较短,因此更能有效率的投入到工作中。另外一方面,法国工人的收入并不高——如果计算税后的收入,他们其实比美国的工人低1/3。

至于蒙特布格,文章说平均而言法国雇主为每名全职员工付出的代价高达34欧元(45美元),所以很难说法国对投资者有多大的吸引力。而如此高昂的代价背后是法国政府用工资税和其他法规将人工费用变成天价。并不意外的是,法国雇主并不愿意增加雇佣,法国的失业率也创下15年新高。

缺乏竞争力 法国信评遭降低

泰勒此次“发飙”的部分内容回应了蒙特布格的一些言论,后者希望欧盟对来自亚洲的廉价进口商品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而作为一家农用轮胎制造商的CEO,泰勒则警告,中国轮胎制造商正涌入法国市场,威胁到法国米其林等公司:5年后,米其林将无法在法国制造轮胎。

穆迪去年11月下调了对法国的AAA评级,标准普尔也曾于今年1月做出类似调整。下调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国“正逐渐而持续地丧失经济竞争力,劳动力、商品及服务市场长期僵化”。这种评价的确尖锐,但法国人显然不是头一次听到。

法国的对照国是德国,但大多数对比指标都指向他们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对于法国工业缺乏竞争力的报告,社会党政府的回应是推出总额达200亿欧元的企业税收减免。但《金融时报》评论称,如果法国准备阻挡其竞争地位和总体信用评级的下滑趋势,就必须削减劳动力成本,而不是削减税收。

不过也有一些英媒媒体表示,法国经济竞争力并不像表面看那么差,例如,在吸引外资方面,法国2011年吸引409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全球排名第九,欧盟排名第三。

彭博社旗下的《商业周刊》也表示,尽管法国有高度的社会福利,但该国300万失业人口中的大部分依然希望自己有工作,而非懒惰的坐在那里享受福利——否则他们也不会那么激烈的反对跨国公司缩减在法国的业务,而且工会也表示愿意作出让步来保住工作。

相关新闻
今非昔比 巴黎人扩宽求职范围
欧洲第一富豪已转移大量资产到比利时
谢田:法国大革命的经济危机今译
法国总统奥朗德承诺有助青年的改革措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