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华斌:为何老百姓的收入从来不与美国比?

人气 4

【大纪元2015年01月22日讯】昨天碰到一位退休的朋友,他说他儿子回来探亲时父子俩谈论起了收入;他儿子说中国军人的收入是世界上最低的了,与美国军人相差悬殊;他说他军校毕业几年了,到现在才每月4500元。我这位朋友说自己干了近四十年,现在退休金才每月3000元;难道父亲比儿子的贡献小吗?我这位朋友相当不解,为何我们社会只要为谁增加收入就与国际最高水准比;如当年国企高管的年薪就是按照国际最高水准设计出来的,因为当今世界能有年薪8000多万的社会并不多。后来公务员增加收入也是与国际比,可从来没有人将老百姓的收入水准与国际比;难道美国退休金每月只有几百美元吗?

我们的军队去年就进行了1949以来的第7次薪酬改革,也是近年来第三次全面提薪;所以说通过加薪后一般的排级军官大概也能达到每月4500元左右。今年遇到公务员的工资改革,所以军队更会增加收入。当然如果说我们的军队干部与国企高管相比,这些年的收入水准的确不高;因为我们的国企高管早就与国际接轨了。再加上这次强调军队反腐败,更加需要高薪养廉;所以增加收入本来就无可厚非。因为军人薪酬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所以与社会的现实收入水准靠近也合理。但任何时候我们社会只要是为特权增加收入就参照国际收入,从而开始名正言顺地增加收入。可从来没有人为老百姓着想,我们社会的老百姓为什么从来就不与国际接轨;这才是我们社会收入水准也两极分化的原因。

我们知道中国军队的基本衣食住行都由举国体制按需供应,所以军人的日常支出并不大;如果从我们国内的通货膨胀来看,没有与国际接轨的老百姓则是通货膨胀承受力最大的人;所以说用通货膨胀来改变军人收入的理由实际并不充分。但如果与国企高管相比,我们同等条件的军人收入水准实在是太低了;因为起码现在军队里没有年薪8000多万的将军吧,这就是差距。当然即使与公务员相比,军人的收入水准也不高;因为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定,军队干部工资应高出国家公务员工资20%;所以军队加薪也是合情合理。但不合理的就是同等条件下的老百姓呢?他们的收入水准为什么就不能与国际接轨呢?就如同我这位工作了四十年的朋友,其退休金竟然还赶不上他那军校毕业的儿子高;这难道就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吗?

看今天的中国一方面是人民币在国际上升值,另一方面却是人民币在国内市场上快速贬值;如果我们用房价跟国际上相比,就会发现中国的房价是世界上最高点;因为我们用在美国买套房的价格在国内大城市无法买到住房。然而这住房价格这么高的社会,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工资还只是非洲水准。这就是我们社会改革创造出的中国特色,绝大多数老百姓在改革中失去利益时是“中国国情”;而一些既得利益者得到利益时也是改革的需要,因为我们就是要通过改革而“与国际接轨”。同样当我们社会需要老百姓牺牲时也会以“国际接轨”来推进改革,如我们社会的房改就是要求老百姓自己掏钱购买商品房;理由是人家外国都是自己买房子,所以国外没有福利分房的现实成为我们房改的主要依据。但与此同时我们社会的权力者却照样享受特权房,而延伸出的小产权房更是使体制内的权力者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他们收入水准与国际接轨了,所以他们是我们社会唯一能够买得起商品房的人;但恰恰是他们却是拥有特权房的人,这就是我们社会住房两极分化的原因。

在我们改革的大旗下,我们最先引进的就是新加坡“高薪养廉”的体制;据说这是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所以我们社会的国企最先与这“国际接轨”了。然而可惜的是,即使我们的国企高管成为世界上同行收入水准最高的人;他们竟然在自己的福利待遇上又不与国际接轨了,同时还强调这是中国国情了。更可恨的是他们不仅存在巨大的灰色收入来源,而且还是继续疯狂地腐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社会还是没有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更不谈老百姓的收入水准与国际接轨的问题,而只是将国企高管降低一些收入;实际只是缓解老百姓的矛盾,根本不是实现我们社会通过改革更加公平的目标。

是啊!这些年的改革接轨与特色早就使老百姓心明眼亮了,因为只要是需要老百姓牺牲就可以通过“与国际接轨”和“中国特色”交换实现;如美国社会有燃油税,我们社会就快速地与“国际接轨”征燃油税了;但美国的高速公路绝大多数是不收费的却不接轨了,因为高速公路收费又成为“中国特色”了。同样我们在买卖土地上与“国际接轨”了,但我们社会的土地不具有永久所有权又是“中国特色”了。当我们社会油价要涨、电价要涨、水价要涨时,其理由竟然还是与“国际接轨”;然而说到老百姓的工资水准、福利水准、劳动保障制度时,就又不与“国际接轨”了;强调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了。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的规律性就是既得利益者永远是少数人;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是利益缺失者,这才是我们将“国际接轨”与“中国特色”交换使用的结果。

--转自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新纪元】两岸交流人权标准应与国际接轨
【郑欣然】与国际接轨看央视
【网闻】哭笑不得的中国特色极品现象
杜阳明:纪念6.4随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