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敏:从中信到徐翔 风暴还在金融圈外

人气 1185

【大纪元2015年11月26日讯】在行业龙头中信证券窝案后,证券商风声鹤唳。在圈内大佬徐翔被抓后,私募业噤若寒蝉。日前两份机构报告披露,再度引发相关新闻。一是中国基金业协会11月23日首次公告12家失联私募业者名单。一是中国证券业协会11月24日发布报告称中信证券“收益权互换”业务规模在半年内累计虚增1.06万亿元。

据报导,对于被中证协点名在今年4至9月的六个月期间的互换业务虚增逾万亿元,中信证券方面已在消息曝光后回应属于系统“报送错误”。不过新闻焦点显然不在爆表的数字,而是“涵盖股灾期间”。

券商收益互换业务简要说来,是一种基于股票的收益互换的投资产品,最常被投资者巧借用来放大杠杆参与股市,或完成对目标上市公司控制的一系列资本运作,或纯为炒股巨额获利。但此类产品门槛高,不对一般散户开放。主力客户是私募基金、企业股东(高管)、银行、保险及公募基金等。

在今年股市暴涨暴跌期间,券商收益互换业务也跟着水涨船高。实际上这业务是合法的,只要有牌照资格,中信、广发、招商、国信、海通、银河、光大、中信建投等证券公司都有。在业务规模方面,中信证券是领头羊,更是行业中唯一一家获得境外收益互换业务资格的券商,即唯一一家券商同时拥有境内外收益权互换业务资格。

除了在A股市场杠杆操作,收益互换这项业务在沪港通开通之前,早已经是私募基金、合伙制的对冲基金等,实现跨境、跨市场投资的管道。即便是在沪港通开通后,多数私幕基金仍不会通过沪港通。主要是券商这一业务相比于沪港通,投资更自由,杠杆更高,通过收益互换,通过券商的境外子公司,想买什么股票就买什么股票。

收益互换业务还有一个“优点”,即此一权益衍生工具的交易形式,藉由账上虚增还可以掩盖资金的真实去向,通俗说法就是洗钱。还记得在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落马之前,就有媒体披露证监会高官在救市期间,违规把巨额资金转移到香港和新加坡。

此外,中基协官网23日公告一份私幕机构失联名单仅12家,实际情况不只如此。徐翔11月1日被捕后,除了徐翔家族持有的公司股票多被冻结,连锁反应的还有私募机构开始低调避风头,甚至人去楼空,投资者报警仍无果。

还有一家不在失联名单却让人不得不关注的,是在私募业绩榜单上名列前茅的象舆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日前也突然撤下业绩数据。据媒体资料,在业绩榜上,象舆行排名仅次徐翔的泽熙系,不仅如此,其注册地是浙江宁波,也即徐翔起家之地;官网“产品简介”链接点开后,直接跳转至中信证券“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栏目。

诸如此类的“巧合”,还有徐翔落马前一天,即10月31日,第十三巡视组进驻中信集团,第七巡视组进驻证监会。截至目前,被查的中信证券,掀起了证监系统的监管风暴,被抓的徐翔,引发了新一轮的证券业多米诺骨牌效应。

中信证券的庙堂背景无须赘述。徐翔势力虽在江湖,但投入的也都是权贵资本。

徐翔已被曝光的“豪华资本圈”,除了中信证券,还有华润集团,双方合作于曾庆红亲信的董事长宋林尚未下台时。香港上市公司中国七星,最大金主是卷入令计划案的前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社保基金合伙成立基金,始于时任理事长戴相龙。徐母实控的大恒科技,转让人是涉毛小兵、周永康案的青海国企西部矿业副董事江彪。最令人侧目的,徐翔的泽熙总部以及最重要的三大资本平台,皆设于要有够硬后台才能混开的上海。

有资深金融圈高管透露,这些年包括内幕交易在内的金融犯罪,一般都是不公开地带走调查。像徐翔这样戴手铐站立、满脸无奈的照片被直接曝光且广泛散播,是被查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不论中信证券还是徐翔,曾让旁人羡叹纵横金融圈数十年,多次成功在股市崩盘前逃顶。现在是,连同他们背后的操纵势力,都应验了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的铁律。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刘云山父子联手股市敛财内幕细节被曝光
黄生:徐翔之后,更大的风暴要来
陈思敏:徐翔与泽熙系还会引爆震撼弹?
徐翔案发酵 其母所持两上市公司股份遭冻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