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智将离美 谈回台执掌中研院心路

“带回台湾的将是观念和制度,不是具体的科学研究成果”

人气 790

【大纪元2016年06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绣惠洛杉矶报导)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廖俊智于6月6日上午11时30分出席驻洛杉矶台北经文处科技组记者会,公开说明将赴台湾出任中研院院长之愿景及学术研究之心路历程。

廖俊智强调自己会“开诚布公”,找出中研院各院士共同的方向,并“以诚待人”,协调中研院老、中、青不同世代共同推行台湾发展,多给年轻人机会,勤与众人沟通,让大家有适当意见表达的管道。他强调,中研院是“学术”机构,应避免“政治”介入干扰,他期许自己能利用所学,掌握好决策,他带回台湾的将会是观念和制度,而不是具体的科学研究成果。

回台执掌中研院是“回家帮忙”

廖俊智自中研院长遴选过程后首次公开表示,他很高兴自己能将所学奉献回台湾,此次就任是以“家里有事,回家帮忙”的心情接下重担。他表示自己和所有候选人一样,接受提名,被动参选,简述自己对中研院看法,让评选委员会研议,透过视讯与蔡英文总统交谈,目前尚未确定回台日期。UCLA对此事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廖俊智回台就任是很大的荣誉,他虽已结束学校的工作,但仍将持续指导几位学生完成学位。

关于廖俊智在美国的私人公司,他表示此公司“拥有者”是洛杉矶华裔首富黄馨祥,他仅是将大学技术转移,虽然个人拥有股权,但公司已独立运作,他对公司所知并不多,参与也很少,公司发展及其业务项目也不涉及台湾。

回应项武忠院士及遴选疑虑

廖俊智表示很期待回台湾与项武忠院士会面。此次中研院遴选院长过程中,项武忠院士发起50几位院士连署,提请7月院士会议检讨院士遴选合法性。据悉,中研院院长选举程序不够公开透明,因为彼此认知、利益冲突、学术伦理等原因已广受诟病,中研院院长连续三任由化学背景学者担任也招来非议。

廖俊智表示未来院士遴选制度发展会“稍微”透明化,但仍须保护个人隐私,因候选人身份曝光会产生不必要的困扰。

廖俊智表示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中研院院长,他个人认为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更为重要,而非追求名称或荣耀,他相信,只要让社会了解,肯定自然会来。

廖俊智坦言,接任中研院院长后,他个人的研究可能会受阻,但若能以更大格局为台湾做出贡献,他说:“任何人都会觉得很光荣。”

回应翁启惠利益回避事件

关于前任院长翁启惠卷入利益回避事件,廖俊智表示,尽管过程众说纷纭,但最终总能厘清事情真相,就如同胡适所说:“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目前中研院已经着手在处理,上任之后再看况状进一步研究。首要目标需健全法规,并清楚向所有研究人员解释清楚法律。无论技转、财购,应有相关规范,希望将来中研院避免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跨领域整合 知行结合

经文处科技组组长张扬展表示,廖俊智自2014年荣膺中研院生命科学组院士后,2015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上2013年获选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的头衔,是极少见的三院士。廖俊智拥有跨领域专长的优势,尤其在“绿能”科技发展,被誉为同时解决了环保和能源的问题。

但关于如何协助台湾“节能减碳”,廖俊智表示这并没有一体适用的答案,关系到政策、法规还有社会相关的各种环节,他说:“节能减碳没有万灵丹”,台湾需要更关注环境的问题,同时这也能创造就业与商业机会。

廖俊智引用严复:“学主知,术主行。”的概念表述中研院未来将与社会产生更多实际的联系。在“知”与“行”结合之下,“学术”单位不会是外界刻板认知的象牙塔。他说:“学术不只是学校里的事情。”将会与不同领域者沟通,除生物、数理之外,兼及人文方面,针对各项基础科学分配资源。他期待中研院发展台湾“自身”问题的研究,比“本土”研究范围更广泛。中研院要解决实际的问题,与社会各界推展学术合作,因中研院是拿了国家经费,要对国家有所回报。

培养人才 鼓励创业

记者提问如何协助改善台湾经济问题时,廖俊智表示他希望新政府重视青年就业,接任中研院后,培养人才将是重点项目,他将鼓励年轻人勇敢创业,廖俊智认为,中研院已有很好的基础,可以与企业合作整合,连结社会发展产业,营造高薪就业机会,帮助台湾人才找到出路。

廖俊智将着重创造就业机会、培育人才与科技研发等项目,他表示中研院已走出国际,和中国大陆也有不少合作,廖俊智说:“中研院是学术单位,而不是政治单位。”未来各种国际合作的构想将需要看实质需要,而不仅是看表面。◇

责任编辑:方平

相关新闻
中研院长遴选 蔡英文将优先约见廖俊智
蔡英文约见廖俊智 中研院:尊重府方安排
蔡英文核定廖俊智任中研院长
蔡英文核定 廖俊智接中研院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