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血染老山,1984春,中越战争非专业检讨(中)

人气 7869

【大纪元2017年10月14日讯】发起4月28日老山战役的策划,应该早于1984年元旦。进入1984年后,越南军和中国军在边境全境对峙,呈现日趋紧张态势。老山战区则比较典型。

云南红河州麻栗坡地区和越南河江省毗邻。在1979年中越战争中,相比西部老街战区和东部高平战区、谅山战区,河宣省不在中国军主要攻击范围,除却炮击和牵制性袭扰,再无其他激烈战事。因此,军事据点和民用设施,以及道路等,相对完整。

1979年中越战争中,老街战区,中国军以149D为例,几乎打透了越南老街省毗邻中国的50公里纵深,并且,在巴萨、封土、沙巴等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破坏、侦察,以及对占领区重要军事目标,实施目标序列标注。

1979年4月双边停火后,进入该地区驻军是越南由柬埔寨调回本土的精锐313D,和1979年曾经与中国149D对战的另外一支精锐316AD,其时,已经变更名称316D。以此战区而言,在当时的中越军队指挥人员来说,中国军占据明显的情报、地形、后勤和阵地等优势。

同样,东部战区的越南高平、谅山两省和广西毗邻。1979年中越战争主战场即在这一战区。虽然中国军在这个战区付出巨大战损,但是,中国军在战役上完成高平大面积的占领,以及攻陷越南北方第一重镇谅山。

中越两军边境对峙均有类似老街状况。在当时,以机械化常规战争为作战指导思想的中越两军看来,这种情况让中国军具有作战的心理优势,而越南军总会忧虑两军一明一暗的作战不利因素。

由此,实际上在后来的骑线拔点边境作战中,因为在老街、高平和谅山战区,都存在越南军离开1979年前主要的国防守备基地、阵地和设施,实施靠后、换位,重新建设有效防御体系的情况。两军边境对峙在实际上,大部分处于脱离状态。

越南北方六省自西向东为莱州省、黄连山省(老街)、河宣省(河江)、高平省、谅山省、广宁省。其中,莱州省最为落后几无交通,不适合中国军实施机械化作战。广宁省滨临北部湾,也有为数不详的苏军海军基地,在外交上存在较敏感的风险。

由此,中越边境犬牙交错,最容易在两国外交一旦搁浅发生战争的区域,无疑,正是云南红河州麻栗坡地区和越南河宣省毗邻地区。这也是中越战争骑线拔点的“两山”,老山和者阴山发生大规模战役级别战争的原因。

此外,如之前分析,中国军充分考虑了在老街、高平和谅山战区之外,重新开辟对越南威压的战区,考虑了在地形相对割裂的区域作战以避免战事规模收放自如,这个地区更是较好选择。

长期的中国对越南抗美的支援,以及越南北方六省的山脉、河流走势基本都是南北走向,决定了当时越南北方六省均具有中国边境到河内的铁路、公路交通,存在南北交通线较东西交通线发达的态势。无形之间,越南北方六省均因为地形复杂,地貌破碎,植被茂密,呈现战区战场在战役和战术上,均显破碎、分散、封闭等特点。

现在分析,中国军最早可能在1984年2月,即开始战役准备实施。这里不论述期间中越外交、政治和政客们的斡旋,仅就军事进行粗浅探讨。

进入1984年2月,中国军昆明军区对中越边境驻军进行了较频繁机动,集结和战前部署。尤其以老山地区先后出现分属两军的多个D番号。期间,中国军A、D、T等多级直辖特种兵(当时称呼侦察兵)实施对越潜进侦察,埋伏。同时,在该地区的中国军以D、T机动、集结中,数次无限的静默。

进入1984年3月,中国军炮群开始进行战役准备,曾经多次实施对越防御进行覆盖性炮击。因为两军存在巨大的炮火悬殊,这个阶段炮击,中国军压倒优势的覆盖性炮击,基本实现摧毁了越南军能够组织攻击和反击的火力,以及部分国防工事。使得老山战役发起的部队机动、集结、攻击都显得较为从容。实际在后来老山战役实施中,越南军仅能够以迫击炮予以还击。

1984年中国军装备了美军支援的火炮雷达,越南军有限的迫击炮还击,也被中国军强力还击,而几乎遭遇全灭。

老山,共计大致10平方公里,主要山头林立较多,据说27个。

老山主峰目前尚无1422米更高标注记载。老山战役发起的核心战场,即中国军夺取老山1422米主峰,以及突击占领松毛岭(800多米)——目前网络有传说“老山主峰”划归越南,其实,正是老山能够称为主峰的山头多达27个,其中也有被越南军占领的。在越南出版的地图上,标注的主峰,可能和中国出版地图上的主峰,不是一回事。

1979年中越战争谁胜谁败之争,中越不在一个频道。现在老山主峰归属之争,同样也不在一个频道。

1984年4月20日后,中国军陆续为参战部队装备弹药,其中,颇具诟病的,是为战斗兵配发“光荣弹”。由部队主官专门解释这种所谓“光荣弹”的使用方法。

其中一个流传的解说如下:“这个东西名字叫──光荣弹”,你们要好好的装在你们军装的左口袋里面,在战场上即将失败或者面临被越南鬼子俘虏的时候,你们只要拉那根拉火环,因为没有导爆索瞬间你们就英勇的光荣了,你们就是中国的革命烈士了,也打出了军威。”

和1979年中越战争类似,这次发起老山战役的战斗兵也有比列不小的新兵。至于是不是有必要把日本鬼子在太平洋岛战发生的,一旦将失败或者面临被俘,就拉燃手雷“玉碎”的武士道发扬于20世纪80年代,我个人非常反感。

关于老山战役的战损,包括长达十年的骑线拔点作战,有多少年轻的军人死于这种愚蠢决策出来的手雷,无人统计。但是,这种自杀性武器,无疑是职业军官的耻辱——你有权命令军人去冲锋,去战斗,但是,无人有权力命令军人去自杀!

在战前预备工作中,云南省和文山州相关地方参加了对越作战的后勤保障,这使得执行战役任务的14军得以集中精力,应对打仗。1984年4月25日,14A40D的3个步兵团为主力,加强了41D1个步兵团,42师1个步兵营,以及侦察、防化等特种部队,作为地面攻击主力,在老山以钳击展开。

在具有绝对的炮火优势、弹药基数和后勤支撑下,中国军这种排兵布阵尤其显得急功近利。

1,以绝对优势的炮火进行覆盖。

2,以组、班、排突击,引导优势炮火逐点推进。

3,以组、班、排实施近距离特种作战推进。

可能,一个年轻的连、排长,只要心有战友、部下生命的敬畏,都可以设计多种避免伤亡,利用优势火力达到战役目的的有效攻击。然而,临战前担负前敌指挥的40师指挥所,却制订了后来实战中,我们从新闻报道汇总,得来的让人扼腕痛心的僵化的打法。

即以优势炮火、保障基础下,考虑战役有效实施为先,士兵战损为后的,在热带山地丛林,实施正面主攻,两翼穿插、钳击的大兵团打法。固然气势如虹,凭借绝对优势的炮火、后勤和步兵能够取得胜利,但这不是打仗,是鲁莽,是缺乏对士兵生命尊重的职业军人的职业道德。

为此,在狭小的,地形尤其复杂,地貌尤其破碎,植被尤其茂密的老山不到10平方公里的战区,40D前指指挥4个主力野战团和配属、加强的侦察、防化、工兵等特殊兵种,均密集部署战区。于此,由14A、11A重炮组建的加强40D战术炮群,更让40D前指有恃无恐。

4月26日,40D前指向各独立作战单位下达了总攻击命令。明确指出,总攻时间为28日凌晨5点56分。随即,参战作战单位进入临战状态。4月26日,担负穿插、钳击的两翼开始由南温河、猛峒向老山机动。再次重演1979年中越战争的穿插战术——基层官兵付出巨大战损的大量的、失败的穿插战例,似乎,40D前指无动于衷。

还是5年前的老规定,执行穿插任务的118团1营,由118团副团长带队进行。这个颇冥顽不化的愚蠢的决策,存在荒唐的臆断色彩。在异国,凭借地图,在地形、地貌、植被如此复杂的老山地区,于根本无法侦察了解的敌情态势下,以一个加强营700余人,按照圆规直尺画一个穿插线,其寻求飘渺的胜利?

然而,据说,这个穿插设计,是14军军长的亲自部署。

和1979年中越战争撤退阶段的448团一样,118团1营,则成为1984年老山战役那部血染的风采里面,最为悲沧的乐段。

在老山战役总攻击之前,118团副团长向坤山率领700余人的加强营,平均负重近40公斤,用镰刀、铁锹开路。他们白天休息,夜晚行军,时隐时现于植被茂密、地形复杂的莽莽大山。

是什么样的命运,在前方,等待中这700余年青的中国军人?

4月27日入夜,炮群和担任总攻击的步兵均进入阵地。

穿插部队也实施无线电静默。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随着28日5时50分的到来,一场大战,犹如一次磅礴的海啸,向中越两国年轻的军人淹袭而来。

文章转自作者微信公众号“流浪的橡树”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中越战争37周年 中共沉默
中越战争37周年 越南对华政策或现突变
中越战争的一张照片或骗你几十年
谁的芳华 谁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