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大数据杀熟”拜谁所赐?

人气 945

【大纪元2018年03月25日讯】最近,一种被称作“大数据杀熟”的网络消费欺诈行为被曝在中国泛滥。有人将“大数据杀熟”定义为“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项服务,互联网厂商显示给老用户的价格要高于新用户。而陆媒通过调查发现,“在机票、酒店、电影、电商、出行等多个价格有波动的平台都存在类似情况”。

表面看来,用大数据“杀熟”的直指“厂商”和“平台”。正如一家陆媒所说,“大数据何其冤枉”,“被黑心人一‘借用’,给人的印象就是,大数据学坏了”。因此该媒体建言,“这事还得监管部门多操心,不能让这种价格欺诈行为总得逞”;专家也提出,“应采取措施对一些恶意的大数据挖掘行为施行监督和管控”。

但十分可笑的是,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让老百姓吃亏、上当、受骗的欺诈行为,一定要等到泛滥之后,才想起监管?难道国家不能防患于未然?实际上,事情发生后,大家都会发现,利用大数据进行欺诈,根本就不是一种让人难以预料、防不胜防的行为。

陆媒撰文称,“可以肯定,生活在大时代,在充分享受到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明里暗里地被大数据绑架了”;“大数据一旦被不加防范地放出笼子,就能盯上你的隐私和你的软肋做文章,甚至咬人”;“无论是看电影,还是旅游,或者打车……正因咱们的习惯和特质被大数据分析得再彻底不过,咱们的隐私也成为它们的盘中菜,大数据才能随心所欲地逗你玩、掏你钱”。

陆媒透彻的点评让我们看到,大数据原本就与老百姓的隐私有关。大量的数据一旦被提交到公共平台上,也就存在着被恶意利用的风险。因此,对掌握了民众各类信息的企业、甚至是政府部门都要进行严格的监管,从一开始就用严苛的法律条款给它们带上紧箍咒。

然而,从2016年11月发布的《中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报告》所呈现的结果来看,在如今中国,无论是法律条款,还是监管部门,似乎都未能对公民的隐私保护发挥任何作用。该报告对全国一百多万份调查问卷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超过七成以上的人都认为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

其中,“81%的人收到过对方知道自己姓名或单位等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53%的人因网页搜索、浏览后泄露个人信息,被某类广告持续骚扰;在租房、购房、购车、考试和升学等个人信息泄露后,收到营销骚扰或诈骗的高达36%”。看来,饱受信息被泄露之苦的中国人实不在少数,而如今遭遇厂商、平台在价格上“杀熟”也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骗局而已。

这么多的骗局虽然怪不得数据本身,但任由厂商、平台收集数据,且事到如今,仍未让它们对个人数据遭泄露以及由此引发的诈骗负责的状态,显然与政府的监管密切相关。上述报告还指出,“面对个人信息泄露,有6成人不知如何维权”。

在问到原因时,有民众指出了如下两点:其一、法律维权手续繁琐,成本太高;其二、独裁政府自认为对民众一切信息的收集、掌控原本就是合法的。对手握“枪杆子”的中共来说,中国P民是连基本人权都没有的,还奢谈什么隐私权?

于是,依附强权的企业才能如此肆无忌惮的利用消费者的信息进行诈骗,而强权本身则更是大大方方的开发先进技术、安装高清摄像头来实现对治下民众全方位的监控。2017年,继央视播出有关“天网工程”的纪录片之后,另有一条在网上热传的视频显示,“中国天网”这个由中共各级公安部门斥巨资打造的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测区分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还可以“准确识别车辆种类以及行人的穿着、性别甚至年龄”。

对此,陆媒已在报道中公开承认,“天网工程”的首要任务并不是打击普通刑事案件,而是维稳。这话足以揭示出,中共通过“天网工程”收集大数据的目地根本就不是为了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是为了控制中国人的一言一行,让其当顺民。有人一针见血的指出,“透过大数据,中共可以知道‘在中国的人’的思维、想法、企图以及目的,只要有任何对中共的批评,它就可以取消当事者的手机功能,到时候任何便利的事情,就会变得万万不能”。

除了“取消手机功能”之外,很多异见者或被中共划为“不法分子”、“可疑分子”的无辜者甚至还遭到了非法拘捕、甚至是惨无人道的迫害。不久前,新疆的公安部门就被曝出,从2016年8月起开始构建“一体化联合作战平台”。

该平台通过对新疆居民数据的掌控和分析,“自动标注出所谓涉暴涉恐可疑者,推送给当地公安和官员”;“有些被标注的可疑者,被中共公安送到法外机构‘政治思想教育中心’无限期关押”。“从2016年4月至今,已有数万人被拘押,期间可能遭受虐待”。

不难看出,被“天网工程”监视的所有中国人,要么被中共打成“异己分子”,并遭到非人的对待;要么被依附中共的商家、平台欺诈、坑骗,在经济上饱受损失。所谓“大数据”一旦被中共掌控,每一个中国人似乎都有可能被沦为待宰的羔羊。中国会发生“大数据杀熟”显然就是拜中共所赐。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防民之口 中共十九大前实施网络群聊新规
大陆双十一购物节 留意网购三大陷阱
中共大规模收集DNA标本 学童也不放过
电话诈骗再现加拿大 “未接来电”诱人上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