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一生累积硕果 德国传奇兄弟格林

作者:莫凌

呈现格林兄弟的事迹的博物馆格林世界(Grimmwelt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72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8年03月29日讯】过去的数百年间,大约没有另外的德国人,能这样被全世界的人们广为知晓和喜爱: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无论他们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富有或贫穷,无论满腹经纶或目不识丁——格林兄弟的名字都带着特殊的亲和力,在所有人的心中唤起暖意。

格林兄弟一生的成就,远远超过人们广泛知晓的那部分:他们是硕果累累的民俗收藏家,更是厥功至伟的语言学家;他们是一生勤勉的学者,更是德艺双馨的教授;他们搜集整理了《儿童与家庭童话》,开启编撰了世界上最大的《德语大字典》;他们保存复兴了重要的德国传统文化,更奠基了德国学术界的两门学科——日尔曼语言学和德国民俗学。

从前有一天……

18世纪末,雅各和威廉‧格林出生于德国中部的小城哈瑙(HANAU),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基督教的神职人员,父亲是律师和公务员,母亲也出生于律师家庭。在这个书香门第里,他们4岁启蒙,从小爱好诗文,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4、5岁时,他们的父亲升任附近Steinau的“镇长”,带领全家搬迁到当地的官邸。小城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带给他们温馨而快乐的童年,也深深薰染了他们质朴无华的性情。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后父亲的猝然离世,迫使刚刚11岁的雅各迅速成长,帮助孤苦无依的母亲照顾5个年幼的弟妹。他主动写信联系当时在卡塞尔公爵夫人府中任女官的姨妈,不仅帮家庭带来了一点微薄的资助,后来更将他和与他最要好的弟弟威廉一起接到卡塞尔上中学。

在卡塞尔,雅各和威廉寄宿在别人家中,房间里只有一张很小的桌子,兄弟俩每天促膝而坐,勤奋学习。除了学校里的6堂课以外,他们还每天在私人老师那里补习4~5小时的拉丁文及法文。天资加上努力,让他们只用了别的学生一半的时间,就学完了中学的课程,然后进入马尔堡(Marburg)的大学学习法律。

在当时,法律是从政任职的敲门砖,也似乎是他们“子承父业”的必经之路。但兄弟俩的爱好,却依旧是自然和文化。在马尔堡,他们通过年轻有为的导师萨维尼,接触到了正在德国兴起的、热衷于重新发掘本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浪漫主义思潮,结识了诸如布伦塔诺、阿尔尼姆等后世有名的文学家和收藏家。

德国著名的童话搜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格林兄弟——雅各‧格林(左)和威廉‧格林(右) (Grimmwelt提供)

学术上的奉献

1804年,雅各作为萨维尼的助手到巴黎搜集整理法律文献。对都市的灯红酒绿视而不见,在巴黎图书馆浩如烟海的藏书里,他却兴奋地发现了许多濒于失传的古代德语文学作品。在这个时期,兄弟俩的人生志向也逐渐清晰起来。从巴黎回到德国后,雅各放弃了法律的学业,找了一份赖以糊口的职位,倾一切空余时间致力于古代语言文学的研究。

正是从这时起,兄弟俩在默默无闻而又细致艰辛的工作中奠定着一个后来被称作日尔曼学的新的研究领域。威廉曾写道:“人们将终于认识到,在各民族的古代,闪烁着太阳的第一缕光耀和晨辉。”

在他们的一生中,格林兄弟发掘、整理、出版了大量中古德国和欧洲的诗歌、史诗、传说及其它文学作品,并力求真实而严谨地将它们保存于世。

雅各和威廉因为共同的志向和爱好,一直在一起工作和生活。威廉后来娶了青梅竹马的女孩为妻。雅各却终身以书为伴。闲暇时兄弟俩会出去散步或旅游,欣赏自然风光。

相对而言,比较细腻敏感的弟弟威廉更偏爱文学,而专注勤奋的哥哥雅各则在语言学方面致力更多。他在语言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有研究语法演变和语音规律的《德语语法》、编写的德语语言史等。并且,格林兄弟在晚年用而是多年的心血,开启编撰了迄今为止最大型的、一部全面反映辞源历史、包囊所有字词用法的《德语大字典》。

格林童话:真与纯的境界

当然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与格林兄弟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却是他们早年的作品——《格林童话》。在整理保存德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童话”一开始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当时只有20岁出头的兄弟俩,喜爱自然,也喜欢走到最普通的老百姓中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所以,他们很早就想要整理和保存普通百姓中流传的“口头文学”——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才是真正民族的“灵魂”。

格林兄弟所搜集的童话,几乎只是口头流传的版本。一开始,他们在亲朋好友的家庭中寻访故事。后来,他们更走进村妇、农女的家中,逐字逐句地记录下她们讲述的童话。除此之外,他们也委托友人为他们尽可能原汁原味地记录听到的故事。第一卷的《儿童和家庭童话》(俗称《格林童话》)就是这样在他们六年搞其它研究的“业余”时间里逐渐搜集寻访来的。

格林兄弟尽了最大的努力,将这些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以其最天然纯朴的状态记录下来,除了语言上使其一致外,没有加入自己的任何添加和润色。

因而,格林童话到今天还保有她独有的特色:质朴无华的语言、纯真自然的风格和经久不退色的思想凝结。这些童话故事引人们走进一个神奇的想像世界,在这里,正义、善良、勤劳、勇敢、诚实的美德都得到赞颂和应有的报偿,而恶行也必会收到恶果。

《儿童和家庭童话》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使格林兄弟更加欣慰的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欧洲各地都出现了许多童话爱好者,开始从事搜集整理民间文化的工作。当然,格林兄弟同时搜集的民间文学还不只是童话,还有各种神话传说等。直到今天,德国的民俗学也把格林兄弟视为奠基者之一,而童话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

“君子”的“硕果”

格林兄弟一生致力于默默无闻的耕耘,无意于金钱与权力,却后来在哥廷根担任教授期间,因一场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后半生。

1837年,汉诺威公国新任国王奥古斯特,拒绝接受民主议定的宪法并解散了议会。对此,格林兄弟和其他五位教授签署了一份联名抗议书。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哥廷根七君子”事件。他们上书的直接后果是立即被免职,甚至在之后很长时间,也无法被别的大学聘用。

但兄弟俩从未为此后悔。回忆此事,雅各写道:“我怎么能安心去研究德国的古老法制,面对先人的纯净和美德,却不去想此时在德国的土地上法律正在被践踏于足下?我怎么能安心去展示德国的历史和神话,同时想到今后的人们会流传在这个时代有个人意志凌驾宪法的事发生,而人们也会询问我当时的表现?”“我们的行为源自单纯的宗教信仰,它使我们确信必须如此去做,以维持良心的干净。而大学的尊严也要求我们作出表示。”

此后,格林兄弟又渡过了一段相当艰难的日子。他们回到卡塞尔,稿酬成了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也是在这段时间,格林兄弟出于生计,接下了繁冗艰巨的德语大字典的编撰工作。在后来终于到柏林大学任教后,格林兄弟还常常感叹,这是穷他们一生无法完成的巨著,但相信后人会在此基础上做完。事实上,这本大字典到1961年才真正完成,成为德国语言的一个史碑。

1863年雅各‧格林去世时,他编写的最后一个辞条恰是德语词“硕果”(FRUCHT)。#

责任编辑:王亦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从前,有一只老鼠、一只小鸟和一根香肠住在一个家里,它们和睦相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他们分工合作,积累不断增加,变得十分富裕。小鸟每天飞到森林里去衔柴回来;老鼠担水,生火,布置饭桌;香肠则负责做饭。
  • 从前,有一位林务员到森林里去狩猎。他刚走进森林,就听见尖声的哭叫,好像不远处有个小孩儿。他循着哭声往前走,最后来到一棵大树前,只见树上坐着一个小孩儿。原来有位母亲带着小孩儿在一棵树下睡着了,一只老鹰发现了她怀里的小孩儿,就猛扑下来把小孩儿叼走了,放在了眼前这棵大树上。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格林童话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 提起格林童话,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津津乐道里面的故事:美丽的白雪公主;调皮的小红帽;先苦后甜的灰姑娘……
  • (大纪元记者曹莺飞伦敦采访报导)德国是一个有故事的国家,其既是二战的发起国,以一个极端种族主义者所带领的疯狂,造成无数生灵涂炭;又是最敢于上下一心直面历史,勇于承担历史罪责的国家。
  • 2012年11月19日,哈默尔恩市的旅游局职员装扮成花衣吹笛人,带领扮作老鼠的孩子在市内走过。(Sean Gallup/Getty Images)
    游览德国的哈默尔恩(Hamelin),你只需要“跟着老鼠走”。城内遍布老鼠的形象,真是“以鼠为乐”。每一年有3百多万游客到访此地,为了探寻7百年前一位花衣魔笛手的传说。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霍尔班以肖像画闻名于后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艺复兴画家,霍尔班是以宗教题材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霍尔班在巴赛尔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画,这些早期作品显示出来自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和巴尔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国画家的影响。
  •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 尽管莫札特的生命短暂(1756年─1791年),但他创作了六百多部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品; 他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管弦乐作品、歌剧、合唱音乐和歌曲。 他创作的歌曲鲜为人知,经常被大众忽视,其实他的歌曲有其独特的美感和音乐趣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