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揽权架空政务司

人气 8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12日讯】酝酿年半的高官问责制昨正式出笼。消息人士指出,高官问责制将以“三司十一局”模式运行,高层架构由三级转为二级,政务司司长失去“公务员之首”的地位,港英政府百年文官治港制度亦告终。本港学者及立法会议员均批评问责制新架构令特首董建华独揽治港大权,并质疑政府赶在七月一日推行新制过于草率。

据太阳报4月12日报导﹐总理朱镕基昨晚在海南岛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香港推行高官问责制,不会影响公务员的稳定性。
百年文官制度告终

港府消息人士昨日指出,主要官员问责制的构思大致订为三司十一局,三司职称不变,十一个政策局中,有五个政策局是合并原有的十个政策局而成,分别是经济局与资讯科技及广播事务局合并;房屋局与规划地政局合并;环境食物局及卫生福利局合并;财经事务局与库务局合并;运输局与工务局合并;其他的板育统筹局则一拆为二,板育局独立;人力资源则归入工商局;民政事务局、政制事务局、保安局及公务员事务局则自成一局。

三名司长连同十一个政策局将成为问责制高官,局长的年薪是三百七十万,律政司司长的年薪较局长高百分之三点五,达三百八十二万;财政司司长又较律政司高百分之三点五,享三百九十六万高薪,政务司司长年薪亦以此递增至四百一十万。行政长官的薪酬则不在问责制框架中。

消息人士称,实行问责制后,司与局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十一个政策局局长需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政务司司长与财政司司长只是协调各局工作的高官。不过,政务司司长以后不再是“公务员之首”,公务员事务局局长则须应由公务员担任,使百年文官制度告终。

政府消息人士强调,政府有信心在七月一日前顺利推行新制,不会以草案立法方式提交问责制框架,只会以相适应法例改变局长权力,立法程序毋须太长。他补充,担任问责局长的官员,享有指定常任秘书长及相关官员的权力,也有权自外间聘请四名贴身人员进入政府,如秘书、新闻秘书、助理及司机等,政府开设十一个问责局长需向立法会额外申请四千二百多万拨款。
每局两长构架累赘

城市大学公共及社会行政学系讲座板授郑宇硕表示,新政府架构由三层变为二层,政务司司长也失去公务员之首的地位,明显有削权意味。他认同董建华在实行新制后独揽治港大权。

但他说:“政府花四千多万元重新开十一个位,每个局还有两个局长(D8高官),根本不符精简架构、减公共开支的原则,架构其实是愈来愈累赘,这到底叫问责还是‘官官相护’?”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八党促问责局长应减至八人 (4/11/2002)    
  • 李鹏飞倡董设执政联盟 (4/7/2002)    
  • 时光倒流,亵渎民主——评董特首“连任”闹剧 (4/5/2002)    
  • 香港市民指董建华并非民选 不代表港人利益 (4/5/2002)    
  • 港府办事能力逊中央澳门 (4/4/2002)    
  • 特首未报茶会开支选举处被轰 (4/4/2002)    
  • 七成半香港市民支持二零零七年普选特首 (4/3/2002)    
  • 董收部长热门人政治捐款 (4/3/2002)    
  • 霍英东澳娱股份60亿售赌王 (4/2/2002)    
  • 宿敌言和 伊拉克 科威特首签互不侵犯协定 (3/29/2002)    
  • 香港特首董建华接死亡恐吓 (3/28/2002)    
  • 李良﹕以一己私利害一方百姓 (3/25/2002)    
  • 中央政策组将直属特首办公室 (3/22/2002)    
  • 港人大代表斥特区政府无大脑 (3/21/2002)    
  • 香港特首将变相掌库房锁匙 (3/20/2002)    
  • 特首造像=吊死老鼠﹖ (3/19/2002)    
  • 于浩成﹕“一国两制”终将名存实亡 (3/18/2002)    
  • 立会叫喊梁国雄古思尧藐视罪成 (3/14/2002)    
  • 医管局解财赤最少需三年 (3/11/2002)
  • 相关新闻
    医管局解财赤最少需三年
    立会叫喊梁国雄古思尧藐视罪成
    于浩成﹕“一国两制”终将名存实亡
    特首造像=吊死老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