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枪》说开去–姜文:好东西是不能速成的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15日讯】图﹕《寻枪》剧照

  宣扬了很久的《寻枪》终于在五一长假过后在北京热热闹闹地上演了,男主演姜文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赶在影片上映前夕,记者对姜文进行了采访。除了对影片本身和导演陆川给予了高度评价之外,从《寻枪》说开去,姜文还谈了他眼中好剧本的标准和文艺创作快与慢的辩证法。

   北京青年报5月14日报导﹐姜文出演《寻枪》对于公众来说是一个意外,一是导演陆川名不见经传且首次当导演,二是原作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而姜文给公众留下的思维定式已经是专门走与大导演、大演员、大作品相结合的道路了。

  但是姜文还是以出演《寻枪》的实际行动消除着人们对他的误解,不过这种实际行动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几乎让所有人好奇的问题:你究竟看上《寻枪》的哪一点了?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形式的新闻发布会上,无论面对哪一个台标的话筒,这都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保留话题。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姜文评判剧本好坏的标准。姜文举了两个例子形象地说明了他眼中好剧本的样子:

  第一个例子是马致远著名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姜文认为剧本写出这样的意境才是作者水平的表现,而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剧本往往不会深入地体会、酝酿与描写,大多停留在“好一派北国风光”的粗线条上,让导演无从下手。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有一个傻子每天趴在井边,口中念念有词“13,13”。有好奇者问傻子干吗老念叨13、13,傻子让他往井里看,结果刚趴到井边就被傻子一脚踹到井里。然后傻子继续在井边念叨:“14,14”。姜文认为这个故事出人意料又很荒诞,让人听了以后第一反应是发笑。继而想到这是一起谋杀,又不应该发笑。再仔细琢磨,这里面还有很多可以回味之处。

  在姜文看来,能把这两种境界结合起来的剧本就是令他心动的剧本。《寻枪》虽然还不是姜文十分满意的剧本,但在这两方面做得比一般剧本好多了:“我拍《有话好好说》时跟张艺谋说过,我最大的理想是将来碰上一个剧本都跟写的名曲儿似的,《我的太阳》,就看谁唱得好。不必要老是改谱。我觉得现在任何一个剧本都得来回改来回改,改合适了,这挺难的。而且我觉得这种改编不应该是导演的事,现在这工作由导演完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许多人的才华,但是理想的情况是:这个东西先已经成为‘枯藤老树昏鸦’和‘13’了,我们在这个基础上二度创作。当然这剧本可能是这导演本人写的,写成一‘枯藤老树昏鸦’,那当然更帅。如果他只是拿了一个像这样现成的好剧本,他能把它导得更漂亮,那我觉得他干的正是导演的活儿。这没什么不好。我觉得剧本写成《天净沙》和‘13’那样是特别理想的,笼统地说能让我一口气看完就可以算不错了。”

  好的剧本要有充裕的时间来培育,姜文不是一位高产的导演和演员,他也反对那种把快餐式的制作方法引进到艺术创作中来:“我觉得现在资讯太发达了,人整块的时间比较少,像过去诗人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他送人都能送这么大功夫,看这东西都走了,没影了,他再留一会,再扭身回家,现在哪有这闲工夫,早颠了!我一直在怀疑,电脑啊网络啊都可以迅速一下,但问题是人的接受能力还是……跟两千年前没变化,你看一个字,到眼睛里,再到视网膜,再到神经里……这个没有加快。你的代谢没有加快。那眼前东西多了有什么好处?反正你每个都来不及看。所以我觉得到了创作方面,很多事情使这个创作者沉浸不进去,没有工夫推敲。像养鸡场似的,鸡全是速成的。快的问题解决了,味儿却不好吃了。我记得那时候说老舍给人艺写本子,他给大伙儿念,在家自己跟自己也念,念完了大伙说不好,不好就再改。他包括写小说也是写完了念。你看阿城这个《遍地风流》,写得特别有可看性,可读性,句子也特别好,字也特别讲究,其实这里面也是非常好的蒙太奇——字与字之间的剪接、选取。他有工夫这么来做,而且他自己写的时候嘴上会念一下,这是不一样的。有的东西写完以后,一堆,堆砌在那儿,念了怎么念怎么绕,而且觉得很多字可以没有。我觉得这都是快造成的。”

  姜文自称是一个懒人,这一点从表面上看似乎属实。但日常生活节奏慵懒的姜文其实在思想上特别勤奋。他总在想着一些事,说出来都很精彩。(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爱情逝去事业在 瞿颖赴美做纽约丽人
《天地英雄》探访﹕姜文铁铮铮伟丈夫模样
被邢李原称赞 赵薇心存感激
《太阳花》推延拍摄 导演金琛痴等姜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