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通胀全球飙升 何时能消退

人气 2989

【大纪元2021年11月19日讯】通货膨胀是今年全球市场最热议的话题之一。目前,世界上一些大型经济体的通胀率正在飙升,像是美国、德国、中国都达到了历史高点。与此同时,投资者出于通胀的担忧,也在纷纷选择其它资产回避风险,而对升息的预期也在加强,导致黄金价格、美元指数都在创纪录飙涨。但是,以美联储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央行,却都没有像外界所预期的那样加速升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此外,全球通胀飙升,到底是短期因素导致的,还是存在长期风险呢?美国、欧洲、中国的通胀,又各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话题。

美通胀创31年来新高 源于消费需求强劲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的情况。

上周,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升6.2%,创下了自1990年以来的最大同比升幅,而且也是同比通胀率连续第五个月超过5%;在扣除了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10月核心CPI同比上涨4.6%,也创下30年来的最大涨幅。

与之前几个月不同,美国10月份的物价出现了普遍性上涨,能源、住所、食品、新车及二手车都是当月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

在能源方面,10月,美国的能源价格大幅走高,环比上涨4.8%,同比上涨30%。其中,汽油价格环比上涨6.1%,同比上涨49.6%。

此外,由于全球半导体短缺的限制,美国二手车的价格,在8月和9月环比下降后,10月份再度上扬,环比上涨2.5%,同比上涨26%;新车的价格则同比上涨了9.8%。

数据还显示,美国的肉、蛋、奶、糖、咖啡等食品价格,都在大幅上涨。食品杂货成本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5.4%,是过去20年来涨幅最大的年份之一。

数据发布后,美国总统拜登表示,扭转通胀是当务之急,尤其是要控制能源价格的上涨。据说,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向市场释放战略石油储备。

除此之外,白宫也把缓解通胀压力,押注在了解决供应链危机上,着重解决主要港口的延误和其它供应链问题带来的成本压力。

供应链紧张,确实是导致美国通胀飙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政府的援助补贴,提升了美国民众的可支配收入,但是疫情的反复,让美国人减少了在旅行、就餐和娱乐等服务项目上的消费,而大量增加了对商品的需求,从而加剧了对供应链的压力,推高了通胀。

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1月3日表示,美联储的政策工具无法缓解供应紧张,但他相信,充满活力的美国经济,能够适应供需失衡,并且随着它的调整,通胀将下降到更接近2%的长期目标水平。

而美国商务部在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似乎也佐证了鲍威尔的说法。

尽管对通胀的担忧,导致消费者信心在11月初降到了10年来的最低。但是,据路透社报道,美国10月的零售销售额,环比上升了1.7%,同比上升了16.3%,比疫情爆发前的水平高出了21.4%,这也显示高通胀并没有抑制消费支出,而消费支出占到了美国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以上。

另外,美国10月份的非农就业人数,增加超过53万人,高于预估的45万人;失业率则降到4.6%。同时,企业报告的职位空缺数,比求职者数量高出30%多。而持续保持增长的薪资水平,也印证了企业的招工意愿。10月份,美国非农部门的平均时薪,环比上涨了11美分,达到了30.96美元,创造了近6个月来的最大增幅。

但是,尽管工资在上涨,在手中现金宽裕,以及疫情的影响下,企业仍存在招工不足的情况。目前,大约有300万个空缺职位仍然没有被填补。所以,劳动力短缺,可能是目前美国经济复苏面临的最大问题。

能源价格飙涨 是欧洲通胀主因

我们再来看看欧洲的情况。

几个月来,德国的通胀率一路走高。10月份,德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 4.5%,创下了28年来的新高。其中,能源价格同比上涨了18.6%。

此外,原材料短缺、供应紧张,以及增值税恢复正常、实施二氧化碳排放税等等因素,也是造成德国物价上涨的原因。

去年,德国政府为了抵消防疫措施对经济的影响,曾经暂时下调增值税,在今年1月恢复正常。另外,自今年1月起,德国的企业和消费者,需要为燃烧燃油或天然气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支付每吨25欧元的费用。

不仅是德国,整个欧元区,10月份的通胀率创下了13年来的新高,从9月的3.4%上升到了4.1%,远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其中,10月份的能源价格同比增长了23.5%,而9月份的增长幅度是17.6%。

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利率会议上,欧洲央行决定维持零利率政策,欧洲央行认为,通货膨胀是“暂时”现象,能源价格上涨、全球范围内供需不匹配,以及德国销售税恢复正常等一次性效应,是暂时推动欧元区通胀的三个主要因素。欧洲央行总裁拉加德甚至表示,明年加息的可能性都非常小。

而在欧元区以外的英国,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消费者物价同比上涨了4.2%,比9月的3.1%涨幅大幅上升,通胀率飙升到10年来的高点。

今年,英国遭遇了能源危机,天然气的批发价格一度上涨了250%。飙升的价格挤压利润,迫使多家供应商被迫停业。天然气的紧缺,也进一步波及了食品、钢铁等其它行业,而且英国85%的家庭都使用天然气取暖,连锁反应导致了通胀的进一步恶化。

英国央行一度暗示加息在即,但是,在11月的议息会议上,却宣布维持关键利率和量化宽松目标不变,这也让英镑一度重挫。

对此,英国央行行长贝利(Andrew Bailey)的解释是,目前的通货膨胀是因为全球“供应冲击”造成的,并不是英国经济的需求太大造成的,并提到,提高利率,不会让英国得到更多的天然气。

不过,外界认为,10月的通胀数据,将增大英国央行下个月加息的预期。

通胀向消费端传导 中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

我们再来看中国,由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以及“能耗双控”政策下,煤炭、钢材、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供给收缩,中国10月生产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进一步突破13%,创下26年来的新高。在PPI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同比上涨的行业有36个。

虽然目前,为了稳价格保供给,能耗双控政策有所放松,但是随着四季度进入了采暖高峰期,能源供应的情况仍然是偏紧,这也可能导致PPI在短期内持续处于高位。

与此同时,10月CPI同比上涨了1.5%,创下了13个月来的新高。在食品价格中,除了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4%以外,淡水鱼、鸡蛋和食用油的价格都在上涨,尤其是蔬菜的价格更是大涨,同比升幅为15.9%。非食品价格上涨2.4%,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2.2%和35.7%,显示PPI对CPI的传导效应加强。

然而,中国的高通胀还伴随着经济停滞的担忧,第三季的经济增长已经超预期下滑,GDP的增速放缓到了4.9%。

而多家投资银行也调低了对中国的GDP预测。美国投资银行高盛不仅将今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预测降低到3.1%,还预计明年实际GDP的增速只有4.8%,而2022年到2025年间,年均增长率只有4.5%,远低于市场平均预测。

虽然中共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工业、消费等数据优于市场预期,但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实际上,数据也不是真的好,而是市场预期太差了。例如: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而路透社调查的预估中值只有3.5%。

目前,大宗商品的价格飙升、房地产行业的迅速降温,以及电力持续短缺和疫情反弹等因素,都让中国经济受到冲击。

导致通胀持续的长期隐忧

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各国的通胀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又存在两个方面的共性:第一个就是能源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飙升;二是疫情冲击供应链,推高了企业成本。

在过去一年里,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价格连环飙升,除了因为货币流动性过剩,以及疫情后经济快速复苏,所导致的能源需求大增以外,也和全球转向清洁能源的步伐太快有关。

欧洲是世界上推行绿色能源的先锋,各国在能源政策上,大幅向风能和太阳能倾斜,严格限制对化石燃料的投资,但是,这些替代能源还来不及填补燃煤发电的缺口。

例如:德国关掉了核电站和煤矿,但是,风电却无法满足需求,不得不依靠大量增加天然气来发电、取暖。另外,2020年全球寒冷的冬天,导致各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急剧上升,消耗了很大一部分天然气储备,而风速下降,也影响了英国的发电量。

在全球转向绿色能源的大背景下,这些都暴露出了全球能源供应的脆弱性,而能源短缺又进一步导致通胀,未来恐怕还会持续发生。

另外,美欧等国都押注,随着供应链紧张局势的缓解,通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疫情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如果疫情反复,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可能就会持续存在,从而推高通货膨胀,阻碍经济复苏。但在目前,疫情能否最终得到控制,仍然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而这,也将是导致通胀长期持续的另一大隐忧。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李松筠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文静
订阅财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财商天下】六中全会 习近平或终结改革开放
【财商天下】双11难掩消费疲弱 多地推刺激措施
【财商天下】北交所新股劲飙 A股三大指数翻绿
【财商天下】前台积电老将闪离董事会 中芯国际的猫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